题书正为山翁问,忽报山翁使者来。
坐有香风起何处,山中花在盎中开。
题书正为山翁问,忽报山翁使者来。
坐有香风起何处,山中花在盎中开。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吴心远惠新茗重以盆蕙走笔谢之》。邵宝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吴心远赠送新茶与盆栽蕙兰的感激之情。
首句“题书正为山翁问”,诗人以“山翁”自喻,暗示自己正为友人吴心远的赠礼而感到欣喜和好奇,如同向山中的老者询问一般,充满了期待与敬意。接着,“忽报山翁使者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消息传来的情景,仿佛是山中的使者突然带来了远方友人的问候,让诗人感到既意外又惊喜。
“坐有香风起何处,山中花在盎中开。”这两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友人赠予的香气比作从山中飘来的清风,而盆栽的蕙兰则仿佛是山中盛开的花朵,不仅增添了室内的香气,也象征着友情的芬芳与生机。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表达了对礼物的喜爱,更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与回应,同时也传达出了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邵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转化为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江北上归舟,再见江南岸。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
人是岭头云,聚散天谁管。
君似孤云何处归,我似离群雁。
月眉星眼,阆苑真仙侣。
娇小正笄年,每当筵、愁歌怕舞。
水亭烟树,春去已无踪,桃源路。
知何处。
往事如风絮。
如今闻道,误剪香云缕,闲系小乌纱,更无心、浅匀深注。
三山路杳,终不是人间,知谁与。
吹箫女。
共驾青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