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驻跸有馀暇,爰再游山堂。
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
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
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
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旁。
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
地胜究以人,睪然怀欧阳。
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
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驻跸有馀暇,爰再游山堂。
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
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
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
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旁。
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
地胜究以人,睪然怀欧阳。
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
此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再次游览平山堂的情景。春日时节,百花盛开,生机盎然。皇帝在游览中欣赏到了远处坡上的红梅与近旁堤边的黄柳,沿途经过众多名园,不时停下脚步欣赏美景并留下题咏,以此来享受自然之乐而不至于过度放纵。乘着画舫,直至大明湖畔,偶遇佳景,询问其为何如此芬芳。诗人感慨于地势之美与人的相得益彰,同时又略带一丝自省,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避免了过度的享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节制。
梅花夜开香满溪,溪上月出风凄凄。
开门出溪看花去,落花流水无东西。
流水东流不复返,落花满地贱如泥。
老夫愁花愁不得,况乃双双啼水鸡。
君不见颜渊盗蹠贤与愚,夭寿颠倒不可期。
枝间月落且归去,明日看花还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