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立斋先生》
《呈立斋先生》全文
宋 / 车若水   形式: 古风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

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zhāixiānshēng
sòng / chēruòshuǐ

tóngtièjiáoguādēngjìnlàn

héngsuōgāoqiūcáizuòwénkàn

jīngwēichénjiànliútuān

kāiyǎntiānliáoshǐshíyòngshūnán

qiāncánshíběngēnnàisuìhán

翻译
孩童牙齿还未长齐,咬碎瓜皮灯芯残
他的智慧如山峰高耸,只能从字句中窥探
深奥的道理被尘埃遮蔽,他用健笔书写如急流
睁开眼看见天地燃烧,才明白写字是多么艰难
百花千态皆逊于一实,根本稳固能经受寒冬
注释
童牙:孩童的牙齿。
苦呫毕:还未长齐。
嚼瓜:咬碎瓜皮。
灯烬:灯芯残余。
衡缩:比喻智慧的高度。
丘:山丘。
才:仅仅。
文字:书面知识。
精微:深奥微妙。
隔几尘:被尘埃遮蔽。
健笔:有力的笔触。
流湍:急流。
开眼:睁开眼睛。
燎:燃烧。
始识:开始明白。
用书:写字。
千葩:百花繁多。
一实:单一实在。
本根:根本。
耐岁寒:能经受寒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儿时的学习经历,通过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学习的艰难与乐趣。首句“童牙苦呫毕”,形容孩子在学习说话时的艰辛,而“嚼瓜灯烬烂”则是用孩子啃咬瓜果的场景来比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着,“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诗人通过比喻一个小孩试图攀登比自己身材还要高的小山(即“衡”),形象地表达了学习书写文字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里的“文字”不仅指书写,更包含了文化知识的积累。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则是对诗人练习书法的情景进行描绘。“精微隔几尘”表明字迹细腻,每一笔都经过精心的磨练;而“健笔抵流湍”则形容诗人笔力雄健,能够像阻挡奔腾的溪水一样坚定不移。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诗人通过“开眼”一词,意味着视野和知识的拓宽,同时也意识到学习书籍的艰辛,这里的“天地燎”是对广阔无垠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的一种感受。

最后,“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诗人通过比喻植物在严冬中坚守其本真,表达了对于知识积累和个人的成长持之以恒、不懈怠努力的态度。这里的“千葩”指的是枝叶繁茂,而“一实”则是指坚守自己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学习过程的回忆与反思,以及对知识积累和个人的成长持之以恒的态度。

作者介绍

车若水
朝代:宋

宋台州黄岩人,字清臣,号玉峰山民。车似庆孙。尝师从陈耆卿、杜范,又为王柏弟子。贾似道聘其入史馆,不赴。工古文与诗。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
猜你喜欢

西樵山行作·其一

樵山正可樵,石路上岧峣。

复值观棋侣,同聆伐木谣。

云垂接羽盖,虹起蹑天桥。

自有淹留处,无烦折桂招。

(0)

四兄方池内新构水亭·其二

步入小桥去,方欣与俗暌。

亭高云作幔,池满水如圭。

鸟狎频移树,花浓不辨蹊。

宁知远尘事,不是学幽栖。

(0)

既渡滹沱劳徒御作

炎月征途苦,兼之岁复侵。

汉皇思麦饭,魏帝指梅林。

饥渴那能免,风沙转不禁。

息徒劳行役,因作旅人吟。

(0)

元夕与诸客宴集同用灯字

十千酬令节,三五会良朋。

暂假金吾夜,来看绮陌灯。

清歌人似玉,上客酒如渑。

何处多游骑,前门火树层。

(0)

再咏茄和董玄宰太史

名瓜不引蔓,囊粟未经陈。

虽共彤胡荐,何曾玉箸亲。

助羹餐不厌,抱瓮力常勤。

君问登盘实,应知学圃人。

(0)

酬少司空沈纯父春日见忆

同居凤城内,何事阻相期。

忽枉看花句,翻成伐木诗。

池光初解冻,莺语渐依枝。

伫立碧云暮,如何慰所思。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