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
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
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
绿樽醉把黄花看,乌帽愁惊白发疏。
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
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
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
绿樽醉把黄花看,乌帽愁惊白发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情感。首联“象纬丹梯凌绝巘,鸡鸣高阁俯凭虚”以夸张的手法,将观象台比作通往天际的阶梯,鸡鸣声中,诗人站在高阁之上,俯瞰大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颔联“古今人世登临外,百二山河览眺馀”则进一步拓展视野,将历史与现实、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与思考。颈联“九日天涯催节序,万峰秋色落郊墟”巧妙地将重阳节的氛围与秋季的景色相结合,通过“天涯”、“节序”的交替,以及“万峰秋色”与“郊墟”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尾联“绿樽醉把黄花看,乌帽愁惊白发疏”则以酒杯、黄花、乌帽、白发等意象,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在美景中的醉意与岁月流逝的忧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
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
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
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
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
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
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
披风兰台宫,看雨百常观。
安知此山云,对面隔霄汉。
群阴匝寰区,密雪渺天畔。
峨峨雪中山,心眼悽欲断。
吾人爱奇赏,遽发临河叹。
我知冱寒极,见晛今当泮。
不须疑吾言,第请视明旦。
蜡屐得雁行,篮舆或鱼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