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其一》
《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

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

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

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

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

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

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二诗奉酬敬夫赠言并以为别(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远行访友的艰辛旅程,以及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

首句“我行二千里,访子南山阴”开篇即点明了行程之远和访友的目的地。接着,“不忧天风寒,况惮湘水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无畏态度,即使面对寒冷的天风和深邃的湘水,也不感到畏惧。

“辞家仲秋旦,税驾九月初”描述了诗人从家中出发的时间,从仲秋到九月初,时间跨度之长可见一斑。而“问此为何时,严冬岁云徂”则通过询问时间,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苦,以及岁月的流逝。

“劳君步玉趾,送我登南山”表现了友人对诗人的深情厚谊,不惜亲自相送至南山。接下来的“南山高不极,雪深路漫漫”描绘了南山的高峻与积雪覆盖的道路,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泥行复几程,今夕宿槠洲”写出了旅途中的艰难,泥泞的道路需要跋涉多程,最终在槠洲过夜。最后,“明当分背去,惆怅不得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不舍与无奈。

“诵君赠我诗,三叹增绸缪”表明诗人对友人赠诗的珍视,反复吟诵,情感更加深厚。“厚意不敢忘,为君商声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承诺不会忘记这份深厚的友谊,并以歌声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旅程的描写和分别时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离别之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彭峒水帘

峒中旧有神仙宅,峒门迥与红尘隔。

骊龙夜半捲银河,喷作明珠下檐额。

云霞为幔月为钩,四时垂地长不收。

更阑人静籁悄悄,满天风雨来清秋。

(0)

吊陈孝子

哀亲客死几经秋,跋涉山河万里求。

泣雨收骸花滴泪,悲风负骨草生愁。

法口旷世堪为侣,廉范当年可作仇。

千载孝名垂宇宙,乡贤崇祀景前修。

(0)

望华山遇雨二首·其一

昨日关东来,思与华山遇。

如何风雨中,云深不知处。

(0)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其二

新赐宫衣雪色如,归荣况及早春初。

公卿祖帐都门外,人道风流似二疏。

(0)

首夏

春色还疑在,炎光忽已通。

池荷舒嫩绿,槛药试新红。

昼夜寒喧杂,乾坤长养同。

圣人歌解阜,无处不春风。

(0)

石节妇诗

伯也南征去不归,舅姑长恸小儿悲。

元戎奏彻铙歌曲,来听完州节妇诗。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