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夏》
《首夏》全文
明 / 高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春色还疑在,炎光忽已通。

池荷舒嫩绿,槛药试新红。

昼夜寒喧杂,乾坤长养同。

圣人歌解阜,无处不春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拱的《首夏》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首句“春色还疑在”,诗人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春天未尽的留恋,仿佛春天的色彩仍在延续,让人不禁心生遐想。接着,“炎光忽已通”一句转折,暗示着夏日的温暖已经悄然降临,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大地,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池荷舒嫩绿,槛药试新红”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池塘中荷花初绽的嫩绿与花架旁花卉绽放的新红,色彩鲜明对比,展现了初夏植物生长的活力与美丽。荷叶的嫩绿与荷花的粉红相映成趣,药草的鲜艳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

“昼夜寒喧杂,乾坤长养同”则进一步描述了初夏的气候特点,白日里阳光明媚,夜晚则可能有些许凉意,这种温差使得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环境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共同生长繁衍。这里“乾坤长养同”体现了天地间万物生长的和谐统一。

最后,“圣人歌解阜,无处不春风”一句,借用了儒家文化中的概念,将圣人的教诲比作春风,寓意着道德与智慧的传播如同春风般遍及四方,不仅影响着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不仅是对初夏景色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初夏时节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高拱

高拱
朝代:明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开封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猜你喜欢

题金粟洞

天风吹绝顶,小立思生豪。

遥海望无际,众风疑避高。

龙留神骨去,犀敛夜光韬。

惟爱瑶池水,寻云学种桃。

(0)

江横暮景

独倚阑干对落霞,垂杨古渡欲栖鸦。

渔翁何处烟藏浦,白鹭成群月浸沙。

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

谁人得似鸱夷子,一叶浮云总是家。

(0)

题萧照画山水渔父四轴·其四

野航偶繫梅花下,人在梅花与雪俱。

直钓情知鱼不食,一丝终日挂冰壶。

(0)

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还重华宫鼓吹导引曲

孝宗纯孝,前圣更何加。高蹈处重华。

丹成仙去龙輴远,越岸暮山遐。波臣先为卷寒沙。

来往护灵槎。九虞礼举神祗乐,万世佑皇家。

(0)

次卢国华提刑所寄韵

持节归来上粉闱,祇今一节又何之。

乐天好句追长庆,元亮高风挹义熙。

我恨别多仍会少,君虽去速岂来迟。

闽山荔子熏晴昼,莫惜登临剩赋诗。

(0)

朱季公寄诗有怀真率之集次韵

伊昔羊尹临丹阳,真率之名初滥觞。

香山尚齿当会昌,卧云不羡坐岩廊。

七人各列官与乡,年德俱高世所臧。

丙午同甲遥相望,清谈生风想琅琅。

耆英人物尤轩昂,赋诗远追白侍郎。

文富归休寿而康,衣冠十二何锵锵。

吾乡五老如雁行,至今月评尚推扬。

家舅仕宦接王杨,眉寿遂及渭水姜。

我如伤禽趁鸾凰,忽惊骑箕归银潢。

向来雅约犹宝藏,菜羹草具烹彘肪。

四皓中间有夏黄,蔼蔼义风誇句章。

年来抱痾久在床,同社阔别如河梁。

君尝远宦踰沅湘,又向封川憩甘棠。

瘴雨蛮烟暗桄榔,何时归安朝士坊。

忽传新诗几生光,敛衽正色而寒芒。

诗境几成破天荒,徐为续貂未须忙。

静揣归期应未央,归纵未衰亦老苍。

莫年甘与子同裳,何事相望天一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