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城西屋数椽,端居长在木兰船。
东华尘土翻疑梦,南国江湖别有天。
灯火对床怀夜泊,岩峦欹枕忆朝眠。
囊空剩有图书载,地僻都忘里巷连。
明月在庭知浪静,远山移坐觉风偏。
行随树影如开䌫,坐扣阑干却代舷。
欧老再逢须作记,李膺如到合登仙。
吴桥宛对霜中宿,剡水真从雪后还。
圣世已无浮海念,高情谁和濯缨篇。
万间广厦何由见,见说君才好济川。
潇洒城西屋数椽,端居长在木兰船。
东华尘土翻疑梦,南国江湖别有天。
灯火对床怀夜泊,岩峦欹枕忆朝眠。
囊空剩有图书载,地僻都忘里巷连。
明月在庭知浪静,远山移坐觉风偏。
行随树影如开䌫,坐扣阑干却代舷。
欧老再逢须作记,李膺如到合登仙。
吴桥宛对霜中宿,剡水真从雪后还。
圣世已无浮海念,高情谁和濯缨篇。
万间广厦何由见,见说君才好济川。
这首《无尘舫》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
首联“潇洒城西屋数椽,端居长在木兰船”,开篇即以“潇洒”二字点出主题,描绘了居住环境的清雅与主人心境的超脱。数椽简朴的房屋,长居于木兰船之上,既展现了物质生活的简约,也暗示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自由。
颔联“东华尘土翻疑梦,南国江湖别有天”,将现实与想象交织,用“东华尘土”象征世俗的纷扰,而“南国江湖”则代表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由。这一联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灯火对床怀夜泊,岩峦欹枕忆朝眠”,进一步描绘了夜晚与清晨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床”、“夜泊”、“岩峦”、“欹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诗意的生活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尾联“囊空剩有图书载,地僻都忘里巷连”,以“图书”象征知识与文化,强调了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身处偏远之地,诗人却能忘却外界的喧嚣,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继续展开画面,通过“明月在庭”、“远山移坐”、“行随树影”、“坐扣阑干”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无尘舫内外的景致与活动,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生活。
最后,“欧老再逢须作记,李膺如到合登仙”两句,借历史人物之典故,表达了对友情与志趣相投者的向往,以及对超越凡尘、达到精神境界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文化、友情等多重价值的深刻思考。
岩居得幽胜,俗累无忧伤。
占彼凤山腋,建兹法云堂。
宵眠一毡蒲,昼食几稻粱。
净众集善缘,勇猛能自强。
瑞相严中楹,梵夹罗四旁。
轩窗据苍崖,松竹围重冈。
不杂人世喧,更觉禅味长。
我尝命宾友,间或携肴觞。
中休憩丈室,远览登上方。
念昔保城堑,屹然壮金汤。
列刹以百数,息民殄千殃。
爰居尽乐土,利用无缺斨。
遂使吴会俗,长为礼义乡。
何独竺乾域,宝山亦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