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人离别送行的画面,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
“鹓鹭承新命,翻飞入汉庭”两句以生动形象的鸟儿比喻朋友即将踏上的新的旅程,汉庭代指朝廷或官府之意,表明朋友被召赴行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
“歌诗能合雅,献纳每论经”则描写了送别之际,双方以文艺的方式互致祝福,每一次的辞令都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尊崇。
“月晓蜀江迥,猿啼楚树青”两句诗语言优美,将月光下的蜀江与猿啼(猿指长臂猿,即现今的白脸长臂猿)以及郁郁葱葱的楚地树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幸因焚草暇,书札访沈冥”则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去之际,因战乱暂得安宁,便抓紧时机写信给远方的友人,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传递着彼此的情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士人的情感纽带,更反映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崇尚,以及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对知识与文化交流的渴望。
东邻女儿具瓜果,西邻女儿不举火。
金针綵线夜登楼,竹户蓬门早扃锁。
同是当时乞巧人,不信天孙巧如我。
去年绣出双鸳鸯,今年织作双凤凰。
卖与人间恐无价,重缄什袭牢深藏。
粗绘弊布阅寒暑,三旬九食甘糟糠。
始知大巧不如拙,区区畏向时流说。
天孙虽巧机杼勤,河汉年年怅离别。
寂寞何如姑射仙,万古肌肤似冰雪。
寄语东家乞巧儿,红颜薄命当知之。
不愿金针得天授,不愿瓜果萦蛛丝。
但愿长为田舍妇,挟薪戴畚无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