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业竹浮烟》
《业竹浮烟》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绕脚森头玉,垂晖仰母慈。

柔柔多好色,霭霭护新枝。

烟重稍逾亚,阴攒月到迟。

因君乐晨夕,为报素心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烟雾中飘浮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竹子的形态与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竹子在烟雾中的独特魅力。

“绕脚森头玉”,开篇即以“玉”字形容竹子的脚部,形象地描绘出竹子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如同玉石般温润而高洁。这不仅赞美了竹子的外在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高雅品质。

“垂晖仰母慈”,进一步将竹子拟人化,通过“垂晖”(竹叶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辉)和“仰母慈”(竹子向阳光倾诉,仿佛在寻求母亲的慈爱),表达了竹子对阳光的依赖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寓意着生命对光明与温暖的向往。

“柔柔多好色,霭霭护新枝”,这两句继续描绘竹子的柔韧与保护新生命的特质。竹子的柔韧性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而它对新枝的呵护,则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相互依存的关系。

“烟重稍逾亚,阴攒月到迟”,描述了竹子在烟雾中的姿态变化,以及月光照射下竹林的静谧之美。随着烟雾的增厚,竹子似乎更加挺拔,而月光的照射则显得更为缓慢,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的宁静感。

“因君乐晨夕,为报素心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朋友或读者的深情。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像竹子一样,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夜晚,都能带给他人快乐与安宁,同时也期待着对方的理解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在烟雾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生命力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友情与理解的渴望。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送汪侃士

别去吾曹惜,维持一俊人。

诗才清莫敌,棋品妙无伦。

路及梅关雪,窗开白岳春。

罗浮芝可拾,持以赠交亲。

(0)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其六

玄鬓相看已白头,梅花时节数同游。

相思辄枉山阳驾,乘兴真来雪夜舟。

王命论存将必验,虞卿书著不消愁。

天涯知识多寥落,屈指茫茫十二州。

(0)

送李殿超北上

青山多处一峰尊,手著麟经日满轩。

廿载文坛推宿将,五花骢马自名门。

帆樯驿路新霜叶,冰雪关河旧屐痕。

虽是云边飞舄近,东风鹏翼好高鶱。

(0)

再次严藕渔中允韵送之归无锡四首·其三

清露行将变火旻,新凉先已满江津。

数行白鸟非尘世,一路苍葭念故人。

诗谢铅华才愈老,史因游历识弥真。

谁怜皓首狂吟者,埽地山中学子春。

(0)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十

王逸当年未尽才,曲江能赋见风裁。

一时胜会逢吴客,七字题诗满粤台。

光焰只应燃火树,圆明端合长珠胎。

侧生诮后天门远,谁遗文章落上台。

(0)

送曾韬人太史归晋江省觐

一时车马咽河津,继世论交意倍亲。

五岭旧阴棠树在,八闽归兴彩衣新。

江乡菊酒消长夜,驿路梅花放小春。

到日趋庭问遗逸,芦中休道更无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