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十》
《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十》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王逸当年未尽才,曲江能赋见风裁。

一时胜会逢吴客,七字题诗满粤台。

光焰只应燃火树,圆明端合长珠胎。

侧生诮后天门远,谁遗文章落上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对刘沛然作品的和作之一,名为《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其十)》。诗中通过对“王逸”、“曲江”、“吴客”、“粤台”等历史典故的引用,以及对“光焰”、“圆明”、“天门”、“上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风采的追忆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自身才华与理想的追求。

首句“王逸当年未尽才”,借用了东汉文学家王逸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人才华未尽的惋惜之情。接着,“曲江能赋见风裁”则通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曲江赋诗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文人才华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力。“一时胜会逢吴客,七字题诗满粤台”描绘了一次盛大的聚会中,吴地之客以七言绝句题咏荔枝,使得粤地的台阁充满了文采的景象,体现了文人相聚时的热烈氛围和创作的激情。

“光焰只应燃火树,圆明端合长珠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文人的才华比作燃烧的火焰和孕育珍珠的胎盘,形象地表达了文人创作的光芒和成果的珍贵。最后,“侧生诮后天门远,谁遗文章落上台”则表达了对文人虽才华横溢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自身或他人未能充分发挥才华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采的崇敬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朱秋坪明经即题其洗砚图

南梁北刘无昔人,后来更推蔡与陈。

钟溪既老德清病,纷纷馆阁推麒麟。

朱君少有临池癖,日闭萧斋抚古迹。

杀尽山中紫兔毫,洒残绝域金壶墨。

五十头颅鬓骚屑,染翰朝朝腕欲折。

骆驼桥西片纸出,人道风神似松雪。

吾乡书法溯二冯,翁张汪邵谁雌雄?

绝伦虽无羲献迹,古法未失钟胡风。

自从俗书逞姿熊,子弟家家学姚派。

瓣香祇识奉华亭,笔阵谁知求晋代。

君今僻居临水村,罗列金石娱朝昏。

红柿周围白板屋,绿天自裹铁叶门。

香姜古砚浮寒碧,浸入明漪涨云色。

欲知君书得力处,但看一池秋水黑。

(0)

小剑山

只疑云欲飞,不知山势峭。

潇洒出清挺,孤立更娟妙。

银汉淬寒锋,锐利不可鞘。

划破漏天漏,娲皇补不到。

绝壑凝元阴,万古雪如缟。

自从天地开,日月光未照。

山鬼与木客,隐隐杂啼笑。

安得壁上行,绝顶访祠庙。

(0)

寒翠石

此石不能语,前朝事丛残。

清游亦陈迹,逝水无回澜。

在旁孰知状,汝著冷眼看。

何当抚入图,挂壁生苍寒。

(0)

老兵

百战余生卧草莱,戍楼间听角声哀。

迷离望极平安火,慷慨歌成《阿滥堆》。

至竟封侯无骨相,何曾厮养不英才。

记从故李将军后,夜夜山南射虎回。

(0)

重至黔西宿海棠庭院

阑干十二敞银屏,尤喜芳时此再经。

双柳有情垂槛绿,万山如梦压帘青。

花边惆怅寻前约,叶底参差间晓星。

依旧燕莺飞不定,可能重把夜窗扃。

(0)

赈灾·其一

灌水入蚁穴,亦有芥渡升堂坳。

二州五县民,安能悬耒三载冲波涛。

河伯不仁风伯怒,终朝噫气欲拔树。

可怜树叶尽充粮,釜甑上屋舟入房。

房中白发翁与姥,恨非少壮能逃荒。

一沾皇仁泪如雨,那得货布成酒浆。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