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犹龙凤,行宫已劫灰。
北人偏怅望,曾见汴京来。
山势犹龙凤,行宫已劫灰。
北人偏怅望,曾见汴京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山势犹龙凤",通过对比山川之势如同龙凤一般雄伟壮丽,给人以深刻印象。"行宫已劫灰"则透露出一丝哀伤和毁灭,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废墟。
接下来的"北人偏怅望"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无限眷恋,而"曾见汴京来"则是对过往记忆的一种召唤,汴京作为古都,其变迁更替自然与诗人心中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山川、行宫和北人的眷恋,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历史感和哀愁的情景画卷。
秋叶声乾,春华梦窄,楼台莫驻流光。
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
关河总入沧桑感,况细枝、横带垂杨。
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
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
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
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