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隆江左谢太傅,功冠淮西裴晋公。
何事东山却高卧,空馀绿野想遗风。
矫情镇物端谁似,晚节全身与俗同。
再拜祝公追往辙,中兴周室赖元功。
望隆江左谢太傅,功冠淮西裴晋公。
何事东山却高卧,空馀绿野想遗风。
矫情镇物端谁似,晚节全身与俗同。
再拜祝公追往辙,中兴周室赖元功。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和裴度的赞誉,以及对吕忠穆公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勋卓著者的推崇之情。诗中提到谢安在东晋时期的重要地位,以及裴度在唐代淮西地区的卓越贡献,以此为背景,将吕忠穆公比作这些历史上的伟人,赞美他虽退居东山,却依然心系国家,遗风犹存。
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吕忠穆公的个性与节操,称其能巧妙地处理复杂局面,保持自我,与世俗和谐共处。最后,诗人以“再拜祝公追往辙”表达对吕忠穆公的敬意,并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如同周室之兴赖于先贤之力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中的吕忠穆公,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追求与向往。
木兰之阴可横几,恨无古甓累琴址。
少时嗜弈今巳忘,揩眼莫醒午睡美。
谁欤剥啄风款户,巳而客至携二士。
坐谈良久入杳冥,三人各默无有二。
欣然意足起对局,萧散殊无关布子。
渐看兀坐成枯枝,形神俱往茗何味。
小儿画纸旁纷纭,儿戏母烦问庭鲤。
世外身心物外情,了了兴亡一弹指。
经营辛苦此中人,成败须臾变惊喜。
呼儿敛子自掩扉,未歇竹炉清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