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声乾,春华梦窄,楼台莫驻流光。
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
关河总入沧桑感,况细枝、横带垂杨。
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
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
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
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
秋叶声乾,春华梦窄,楼台莫驻流光。
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
关河总入沧桑感,况细枝、横带垂杨。
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
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
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
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与初春的自然景象,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词人通过“秋叶声乾”、“春华梦窄”等意象,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楼台莫驻流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不舍。“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则将个人的足迹与自然界的变迁相联系,强调了个体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脆弱。接下来,“关河总入沧桑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个人命运交织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词中“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一句,将情感推向了极致,诗人似乎在思考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广阔天地的关系,表达了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与追求。随后,“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则以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日常生活琐碎之美的欣赏。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这一句可能暗含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统与现代之间断裂的感慨。“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通过长安道上的行旅生活,反映了人生的奔波与不易,同时借“饭熟黄粱”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虚幻与短暂的深刻理解。
最后,“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以静谧的自然景色收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在繁华与喧嚣之外,寻得一份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词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