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道》
《长安道》全文
明 / 童轩   形式: 乐府曲辞

长安在何许,定鼎燕蓟北。

周道千里平,商邑四方极。

金台玉垒何雄哉,重关设险从天来。

黄道祥光直南见,紫微中宫正北开。

天连阁道星辰拱,日射觚棱金碧耸。

百尺文楼五凤飞,九重魏阙双龙拥。

长乐钟声曙色寒,千官剑履集朝端。

龙函捧敕颁三殿,象辇驼琛响八銮。

皇家制度超前古,文物声名播寰宇。

白雉遥闻贡越裳,龙媒又见来西土。

太平治道轶唐虞,彬彬多士皆文儒。

扬雄已奏甘泉赋,司马还陈封禅书。

葱茏王气浮丹扆,承露金茎矗云起。

紫禁彤墀月似银,玉河金水花如绮。

九陌香尘拂面飞,鸣珂初散午门西。

王侯第宅施行马,公子园亭争斗鸡。

王侯公子多如雨,大道青楼联戚里。

玉笙吹月凤双飞,绣幕围春鹦并语。

雕鞍宝盖日过从,片言出口生华风。

始见金张初赐第,俄闻卫霍又旌功。

六街三市相连络,佛舍飞甍绚丹雘。

百货都归大内东,人才尽入平津阁。

御史台前乌欲啼,将军营里马频嘶。

教坊夜月人如玉,上苑春风锦作畦。

风光节物年年在,万世河山长不改。

罢官廷尉自书门,迁仕中丞弥映彩。

莫言李广不封侯,谁惜冯唐易白头。

青史功名今已矣,江湖高起见京楼。

(0)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长安道》描绘了长安城的壮丽景象和繁华气象,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国家的富庶。诗人以宏大的视角,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描述了长安作为古代都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作为政治中心的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定鼎燕蓟北”、“周道千里平”、“金台玉垒”、“重关设险”等,展示了长安城的地理布局和军事防御的强大。同时,“黄道祥光”、“紫微中宫”等描绘了天文学上的景象,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和吉祥。

“百尺文楼”、“九重魏阙”、“长乐钟声”、“龙函捧敕”等细节,描绘了皇宫的宏伟壮观和朝廷的礼仪庄重。诗人还通过“白雉贡越裳”、“龙媒西土”等典故,赞美了国家的外交和文化交流。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长安的社会生活,如贵族的豪奢、文人的才情、商业的繁荣以及文化教育的发达。诗人以“王侯公子”、“佛舍飞甍”、“教坊夜月”等场景,展现了长安的世俗繁华和娱乐活动。

结尾处,诗人感慨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以李广、冯唐等典故寄寓对功名未竟的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安盛世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长安道》是一首描绘明朝长安风貌的佳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生活的生动气息,展现了作者对长安的深深热爱和对其文化的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童轩
朝代:明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猜你喜欢

闻歌竹枝

巡堤听唱竹枝词,正是月高风静时。

独向东南人不会,弟兄俱在楚江湄。

(0)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

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

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0)

诗三百三首·其三○二

沙门不持戒,道士不服药。

自古多少贤,尽在青山脚。

(0)

题耿处士林亭

身向闲中老,生涯本豁然。

草堂山水下,渔艇鸟花边。

窥井猿兼鹿,啼林鸟杂蝉。

何时人事了,依此亦高眠。

(0)

代北言怀

困马榆关北,那堪落景催。

路行沙不绝,风与雪兼来。

草得春犹白,鸿侵夏始回。

行人莫远入,戍角有馀哀。

(0)

宿玉箫宫

尘飞不到空,露湿翠微宫。

鹤影石桥月,箫声松殿风。

绿毛辞世女,白发入壶翁。

借问烧丹处,桃花几遍红。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