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
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
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高僧在静谧的环境中进行修行的情景。"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一句,设定了一个清净而神圣的空间,画廊内无尘埃,显示出主人对清洁和纯粹的追求;"钟山弟子"指的是禅宗祖师之一的钟山法朗的门下弟子,他们在这里静静地焚烧着香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接着的两句"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表明诗中的主人或知玄上人,对于禅宗六祖惠能所传的心法持保留态度,而对张湛的教导则感到劳而无功,只是在眼前寻找理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见解。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两句,则是对环境的进一步描绘。风轻拂过香炉中的檀香,烟雾缭绕而又渐渐消散,形成一种神秘的图案;太阳移动投射在禅床上的松树影子,使人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则转向诗人的个人修行。"客儿"指的是游历四方的僧侣或学者,他们各有所得,不必在一处停留;"江上秋来蕙草荒"描绘了秋天到来时,江边蕙草丛生的景象,这里蕴含着对自然界变化和生命无常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修行生活以及个人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意和对自然美的体验。
不尽秋风至羽翰,报书犹可报诗难。
半生失计甘鸡口,此日冥心任鼠肝。
柿叶懒题空自积,梅花从折负它寒。
于今却笑陶都水,才鬼谁能具眼看。
关西清白古来传,数到胡威更莹然。
新转地官饶建地,近从天语见回天。
寻常八座人犹羡,四十三台尔更贤。
惟有苦心真绝处,青灯疏草泪痕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