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病难耕绵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禅。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
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
懒病难耕绵上田,不因中圣始逃禅。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
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
此诗《竹径之右方小白莲池》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中以“懒病难耕绵上田”开篇,巧妙地将诗人内心的慵懒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比,引出其寻求心灵解脱的渴望。接着,“不因中圣始逃禅”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酒醉逃避现实的否定,也暗示了他寻求精神寄托的途径并非依赖外物。
“行穿王舍城中竹,小得东林社里莲”两句,生动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竹林之中,寻觅心灵净土的情景。王舍城中的竹林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而东林社里的莲花,则是佛教中常用来象征纯洁与超脱的意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月色细分金琐碎,露香偏施玉婵娟”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月光如丝般细腻,露珠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夜晚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
最后,“欲知双屐钟情处,多在朝晖未吐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简单而真挚情感的珍视。这里的“双屐”可能指的是诗人脚下的木屐,象征着他对自然生活的亲近与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沉的情感,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馀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
箬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
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
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
突兀双峰晓色分,瘦筇支足上昆崙。
雷声俯听婴儿语,石势平看骏马奔。
故国山川千古在,前朝人物几家存。
登临不用多怊怅,只好清吟伴野猿。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
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
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
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
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
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
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
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
谁念监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
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
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