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国公曹国公暨中山侯等官奉旨诣岳镇海渎行报祀礼早朝赋诗呈别》
《韩国公曹国公暨中山侯等官奉旨诣岳镇海渎行报祀礼早朝赋诗呈别》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七言律诗

天仗初齐曙色分,笋班玉立候金门。

国家报祀循常典,海岳储祥表厚坤。

龙篆重缄云外去,凤韶九奏月中闻。

此行端为通幽显,倚注唯应属老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官员在清晨早朝时,奉旨前往岳镇海渎进行祭祀活动的庄严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朝廷礼仪的庄重与神圣。

首句“天仗初齐曙色分”,以“天仗”象征朝廷的威严,曙光初现,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也暗示了仪式的正式开始。接着,“笋班玉立候金门”,将官员比作竹笋般挺拔,玉立于金门之前,形象地描绘出他们整齐肃穆的等候姿态,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仪式的尊重。

“国家报祀循常典,海岳储祥表厚坤”两句,强调了祭祀活动遵循传统礼仪,象征着国家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感恩,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龙篆重缄云外去,凤韶九奏月中闻”则通过“龙篆”和“凤韶”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秘与崇高。龙篆代表皇家权威,隐喻仪式的神圣不可侵犯;而凤韶则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代表,月中的九奏则暗示了仪式的盛大与和谐。

最后,“此行端为通幽显,倚注唯应属老臣”表达了这次行程的目的在于沟通天地,彰显国家意志,而这种重任应当由经验丰富的老臣来承担,体现了对老臣智慧与忠诚的信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严场面,还蕴含了对国家、自然以及传统礼仪的深刻敬仰之情,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社会和自然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亚献终献

奠既备,献将终。神行令,瑞飞空。迎乾德,祈岁功。

乘烟燎,俨从风。

(0)

春游曲三首·其三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

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0)

赠姊

修短各有分,浮华亦非真。

断肠泉壤下,幽忧难具陈。

凄凄白杨风,日暮堪愁人。

(0)

晚出府舍与独孤兵曹令狐士曹南寻朱雀街归里第

分曹幸同简,联骑方惬素。

还从广陌归,不觉青山暮。

翻翻鸟未没,杳杳钟犹度。

寻草远无人,望山多枉路。

聊参世士迹,尝得静者顾。

出入虽见牵,忘身缘所晤。

(0)

送宣州周录事

清时重儒士,纠郡属伊人。

薄游长安中,始得一交亲。

英豪若云集,饯别塞城闉。

高驾临长路,日夕起风尘。

方念清宵宴,已度芳林春。

从兹一分手,缅邈吴与秦。

但睹年运驶,安知后会因。

唯当存令德,可以解悁勤。

(0)

送灵澈远云门

我欢常在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人,祇似眼中月。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