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作邑水云乡,一到犹疑换俗肠。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
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
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
我今作邑水云乡,一到犹疑换俗肠。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
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
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游华藏寺》,描绘了作者游历华藏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我今作邑水云乡”,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置身于如画般的山水之间,仿佛进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接着,“一到犹疑换俗肠”写出了诗人初到寺庙时内心的震撼和心灵的净化,暗示着佛法的力量。
“况在尘区正纷汩,乍来法界得清凉”进一步强调了尘世的纷扰与寺庙的宁静对比,诗人感到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清凉和解脱。接下来,“松筠锁雾姿逾秀,楼阁摩霄势欲翔”通过描绘松竹掩映的雾气和直入云霄的楼阁,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与宏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两句“更即高僧叩空理,功名富贵尽毫芒”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世俗功名富贵的淡泊态度,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世俗的追求都显得微不足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藏寺的美景和带给诗人的精神洗礼,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
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
相招直城外,远远上春台。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深竹与清泉,家家桃李鲜。
折芳行载酒,胜赏随君有。
愁疾自无悰,临风一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