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十三山行》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十三山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藜杖何曾吝,浮云只自阴。

春花方蓓蕾,天地与歌吟。

自尔穷幽兴,何须问赏音。

钟期双耳孔,千古杳难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山间的情景,以藜杖为伴,不畏浮云遮望眼,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情怀。首句“藜杖何曾吝”表达出诗人对行走山间的自在与享受,藜杖作为行路的工具,却并未成为束缚,反而增添了行走的乐趣。接着“浮云只自阴”,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或阻碍时的淡然态度,仿佛浮云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会影响内心的宁静。

“春花方蓓蕾,天地与歌吟”两句,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春花虽未完全绽放,但诗人的心中已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天地万物与他的歌声共鸣,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自尔穷幽兴,何须问赏音”则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世界的满足,而非外界的认可或赞赏。他享受于探索自然的奥秘与乐趣之中,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自我内心的体验,无需他人的认同。

最后,“钟期双耳孔,千古杳难寻”引用了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象征着知音难觅的感慨。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钟子期,而真正的知音却难以在古今找到,表达了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以及对孤独与自我探索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知音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浮汴东归

日暖泗滨西,无穷岸草齐。

薄烟衰草树,微月迥城鸡。

水近沧浪急,山随绿野低。

羞将旧名姓,还向旧游题。

(0)

延福里秋怀

终年九陌行,要路迹皆生。

苦学犹难至,甘贫岂有成。

病携秋卷重,闲著暑衣轻。

一别林泉久,中宵御水声。

(0)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其二

永叹芳魂断,行看草露滋。

二宗荣盛日,千古别离时。

竟罢生刍赠,空留画扇悲。

容车候晓发,何岁是归期。

(0)

送僧上峡归东蜀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

(0)

句·其二

垂花临碧涧,清翠依丹巘。

(0)

句·其一

家住青山下,时向青山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