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京述哀·其五》
《燕京述哀·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万岁山前树,无春到澥棠。

宫云空漠漠,沟水自泱泱。

天地馀蒿里,龙蛇有白杨。

陇西鹦鹉在,何处问君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京的衰败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句“万岁山前树”,以“万岁山”象征昔日的辉煌与尊贵,而“前树”则暗示着这些辉煌已成过去,树木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接着,“无春到澥棠”一句,以“澥棠”(可能是指海棠花)失去春天的生机,比喻国家或社会失去了活力和繁荣,春天不再,暗含了对当前衰败景象的直接描述。

“宫云空漠漠,沟水自泱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寥。宫殿上空的云雾稀薄,仿佛连空气都显得空旷而寂寞;沟渠中的流水依旧流淌,却无法带来生命的气息,象征着人事的消逝和时代的变迁。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静默与人类活动的消失进行对比,强化了主题。

“天地馀蒿里,龙蛇有白杨。”“天地馀蒿里”意味着在广阔的天地间,只剩下荒草丛生,象征着社会秩序的崩溃和文明的衰落。“龙蛇有白杨”则可能寓指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如同白杨树一样挺立不倒,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最后,“陇西鹦鹉在,何处问君王。”引用了陇西鹦鹉的典故,鹦鹉能学人语,此处可能借以表达对君主的怀念和对政治清明的渴望。然而,问题在于“何处问君王”,暗示着君主已远离,或者政治环境已经无法让百姓发出声音,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挽周麟章联

心迹在黄壶陈镜之间,两袖清风,廉吏归装惟一鹤;

口碑遍吕湖郑乡以外,万家霖雨,大夫遗事说三驴。

(0)

挽曾国荃联

河山再造,继美规随,凡如固海防拯灾黎诸大端,寰宇蒙恩,皆我公力瘁封疆,岂仅三江柱石;

绝域归来,重亲言笑,方以承教益策治安为私幸,登堂遽痛,听此日哀阗衢市,顿伤万古云霄。

(0)

挽左宗棠联

大局值艰难,威慑华夷,直仗作中流砥柱;

鞠躬竭忠荩,诏褒功德,又添个丞相祠堂。

(0)

挽彭玉麟联

范文正自以天下为己任,忆鞠躬尽瘁,只手安民,二百年来留正气;

张子房竟弃人间而仙游,怅匏系金陵,星沉衡岳,四千里外泣忠魂。

(0)

挽曾国荃联

继难兄文正以镇石头,回忆雨花战罢,穴扫渠擒,弹指已廿有六年,况更经七载兼圻,南洋波靖,北国烽销,到今遗爱有碑,白下怀贤,一瓣馨香齐坠泪;

后阿咸惠敏而骑箕尾,何堪露薤歌残,人亡国瘁,伤心才百数十日,最痛是三朝元老,钟阜云颓,淮流潮咽,差堪易名锡典,紫光留像,千秋竹帛与招魂。

(0)

贡院精白堂联

精白一心,入手恍听蚕食叶;

丹黄万卷,到头伫看鹿衔苹。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