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青云上,持身白业中。
挟医来相第,赐襚出宸衷。
鸾诰前恩在,鱼轩旧辙空。
东方妙喜国,断取作幽宫。
教子青云上,持身白业中。
挟医来相第,赐襚出宸衷。
鸾诰前恩在,鱼轩旧辙空。
东方妙喜国,断取作幽宫。
这首挽歌词,以“教子青云上,持身白业中”开篇,既表达了对逝者教子有方、自身品行高洁的赞誉,也暗含了对逝者生前德行的追忆与敬仰。接下来,“挟医来相第,赐襚出宸衷”,描绘了逝者生前受到尊崇的情景,医术高明被邀请至家中,皇帝亲自派遣官员送来丧服,体现了其社会地位之高以及皇室对其的深切哀悼。
“鸾诰前恩在,鱼轩旧辙空”两句,通过“鸾诰”和“鱼轩”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强调了逝者曾经获得的荣誉与地位,同时也暗示了这些辉煌已成过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与空虚。“东方妙喜国,断取作幽宫”则以佛教中的“妙喜国”为喻,预示着逝者将前往极乐世界,结束尘世的苦难,开始永恒的安息。
整体而言,这首挽歌词情感深沉,语言典雅,不仅颂扬了逝者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也寄托了后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与祝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荣誉与道德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技也原非幻。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
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
好趁取、灯昏香断。
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
奇女子,字红线。功成岂为求人见。
慰君忧、感知酬德,免他争战。
遁迹云山游世外,酒海花场谁恋。
劳主帅、中庭夜饯。
野鹤翩然随所适,冷朝阳、特赋菱歌怨。
乘雾去,碧天远。
积雪魂轻,停云香腻,朦胧酿作微阴。
粉墙低覆,东风斜倚,晚来丝雨沉沉。
梁间闻细语,睡不稳、乌衣素襟。
玉容寂寞,霓裳舞倦,芳事这番深。
增妩媚、一枝凝泪眼,爱冰姿绰约,特费清吟。
婷婷标格,溶溶院落,春宵一刻千金。
夜凉初过雨,栏干外、轻寒不禁。
月明人静,淡烟流水无处寻。
山中住久,有栗留枝上,时时来伴。
洁日疏风天气好,坐向绿阴娇唤。
午后微凉,一帘幽梦,清迥无拘管。
起来闲步,泉花恰注茶碗。
雨花台上看云,丹黄青碧,万里奇光满。
非色非空无定相,未可作云霞观。
我把虚空,摄归丸墨,贮向山公腕。
冥然静坐,长天明月如盥。
重湖叠嶂,听笙歌缭绕。处处春来闲花草。
竟留他、北宋南渡天王,赏湖山、忘却旧时丰镐。
杭州新度曲,桂子荷香,君臣不顾朝廷小。
且相从堤畔,钓叟莲娃,行乐事、全无昏晓。
任牵动、长江万古愁,险将那西湖,等闲送了。
红绽梅肥,绿垂笋折,风光处处关情。
懊恨此身无定,泛梗飘萍。
悔别溪山随马足,惭窥鬓影伴啼莺。
关河远,春树暮云,时时摇乱心旌。堪惊。
茅店月,青山路,多少霜迹鸡声。
不信神州赤县,尽是愁城。
梦中常作还乡客,醒时仍逐众人行。
须知道,负却赏心乐事,急问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