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也原非幻。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
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
好趁取、灯昏香断。
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
奇女子,字红线。功成岂为求人见。
慰君忧、感知酬德,免他争战。
遁迹云山游世外,酒海花场谁恋。
劳主帅、中庭夜饯。
野鹤翩然随所适,冷朝阳、特赋菱歌怨。
乘雾去,碧天远。
技也原非幻。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
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
好趁取、灯昏香断。
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
奇女子,字红线。功成岂为求人见。
慰君忧、感知酬德,免他争战。
遁迹云山游世外,酒海花场谁恋。
劳主帅、中庭夜饯。
野鹤翩然随所适,冷朝阳、特赋菱歌怨。
乘雾去,碧天远。
这首《金缕曲·红线》由清代女词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一位名为红线的奇女子的形象。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红线的身手不凡、机智勇敢以及其超脱世俗的个性。
“技也原非幻”,开篇即点明红线的技艺并非虚无,而是真实存在且非同寻常。“入危邦、床头盗合,身轻如燕”形象地描绘了红线在危险环境中轻盈敏捷的动作,如同燕子般灵活,暗示其身怀绝技,能够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自如应对。
“甲帐风生申夜警,悄过兰堂深院”进一步渲染了红线行动的隐秘与迅速,即使在深夜,她也能悄无声息地穿越重重障碍,展现出非凡的潜行能力。“好趁取、灯昏香断”则强调了红线行动的时机选择,她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刻采取行动,利用环境的微妙变化来掩护自己。
“太乙神名书粉额,挂胸前、匕首龙纹灿”通过描述红线胸前挂着的匕首,不仅展现了她的武器之精良,更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定与果敢。这把匕首上的龙纹图案,既是力量的象征,也是她身份和使命的标志。
“奇女子,字红线”直接点明了红线的身份,作为一位奇女子,她不仅拥有超凡的技艺,还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不为外界所束缚。“功成岂为求人见”表达了红线行事的目的并非为了博得他人关注或赞誉,而是出于内心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慰君忧、感知酬德,免他争战”展现了红线的仁慈与智慧,她以自己的行动化解了他人的忧虑,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斗,体现了她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
“遁迹云山游世外,酒海花场谁恋”描绘了红线远离尘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她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劳主帅、中庭夜饯”可能是指红线在某个重要场合帮助了某位领导者,以夜宴的形式表达感激之情,体现了她与社会高层的互动,以及在关键时刻发挥的重要作用。
“野鹤翩然随所适,冷朝阳、特赋菱歌怨”以自然界的野鹤为喻,表现了红线如同野鹤一般,随心所欲,不受拘束,即使在清晨的冷阳下,她也能赋诗抒发内心的哀怨,展现了她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乘雾去,碧天远”最后两句表达了红线离开尘世,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如同乘着雾气远去,最终达到一片碧蓝的天空,象征着她灵魂的升华与解脱。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塑造了一个既有超凡技艺、又具备高尚品德的奇女子形象,展现了她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自由、和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