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疏林映日披。低边绿刺满,欲牵衣。
先后花随月令好风吹。
不似蔷薇幽素泣,春接夏,抹胭脂。
袅袅疏林映日披。低边绿刺满,欲牵衣。
先后花随月令好风吹。
不似蔷薇幽素泣,春接夏,抹胭脂。
这首《江城子》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袅袅疏林映日披”,开篇即以“袅袅”二字形容林木在夕阳余晖中的轻盈姿态,仿佛是被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美。“低边绿刺满,欲牵衣”,进一步描绘了林间绿叶繁茂,似乎要轻轻触碰过路人的衣裳,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生机勃勃的氛围。
“先后花随月令好风吹”,这一句将季节流转与自然界的美好相融合,暗示着四季更迭中总有花开的时刻,春风拂面,带来的是生命的气息和希望。“不似蔷薇幽素泣,春接夏,抹胭脂”,这里通过对比,赞美了蔷薇花在春末夏初时节的美丽,它不像蔷薇那样在春末时分显得哀愁,而是以一抹鲜艳的色彩迎接夏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