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镇海楼望金山》
《镇海楼望金山》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春晴催我上层城,望望金山入杳冥。

树影连云孤鸟没,涛声撼地万鼍鸣。

乘槎嗟我头先白,送酒怜君眼独青。

博陆旧祠还在否,也应宿莽语猩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层城之上,眺望金山的壮丽景象。首联“春晴催我上层城,望望金山入杳冥”中,“春晴”点明季节与天气,营造出清新明媚的氛围;“催”字生动地表现了春日阳光的温暖与活力,促使诗人登高远望。“金山入杳冥”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金山在云雾缭绕中的神秘与壮观。

颔联“树影连云孤鸟没,涛声撼地万鼍鸣”进一步展开画面。前句“树影连云”描绘了山林与天空相连的广阔景象,而“孤鸟没”则在群鸟翱翔的背景下突出了单个鸟儿的孤独身影,形成对比。后句“涛声撼地”通过强烈的听觉感受,展现了江水奔腾的气势,而“万鼍鸣”则以夸张手法形容涛声之大,仿佛千军万马在大地间回响。

颈联“乘槎嗟我头先白,送酒怜君眼独青”转而抒发个人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头发先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对友人的眼色(“眼独青”)表示怜悯或关心,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尾联“博陆旧祠还在否,也应宿莽语猩猩”则将思绪引向历史与自然。诗人询问博陆(可能指某处名胜或历史遗迹)的旧祠是否依然存在,暗含对过往文化的怀念与思考。同时,通过“宿莽”(枯萎的草木)和“猩猩”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秋日即事四首·其一

瓦炉香烬欲凝尘,小槛黄花更一新。

络纬戒寒鸠唤雨,世间那有自由人。

(0)

桥上口占二首·其二

风雨属连春事休,十日九日转城头。

虽无俗物败人意,可使澄江消客愁。

(0)

送韩撝秉则赴棣倅

公如玉壶冰,见即离烦热。

况当清秋悬,更自贮霜月。

中边本无垢,何处觅焚爇。

盛以百鍊铜,此亦不得折。

初蒙一日款,遽有千里别。

扁舟转青齐,岁事当雨雪。

远行不赢粮,已悟服食诀。

古来饕餮徒,颇谓一世杰。

唾壶彼何知,便为如意缺。

观其所用心,俱不异鼠窃。

首阳独往人,渠自饱薇蕨。

举头公一笑,百虑无以绝。

江源初滥觞,末乃流不竭。

伤哉韝上鹰,一饱便飞掣。

(0)

登淮南楼

楼上西风日脚斜,楼前广道更人家。

高林稍稍变黄叶,细草重重冒白花。

薄酒尚堪绕舌本,故人何事走天涯。

蓬笼只繫南亭下,乞与寒江整钓车。

(0)

元日赠沈宗师四首·其一

东家起传觞,西家起相唤。

我亦了新诗,成此奇一段。

念无毫发益,但见日月换。

出门语沈郎,造请我亦漫。

(0)

蔷薇花·其一

飞葩散乱拥栏香,万朵千枝不计行。

烂漫初开向清昼,会稽太守乍还乡。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