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倒影琉璃碧,风来尚浮香满。
石磴排云,金茎坠露,秋色正连天远。朱栏百转。
更绿荫萦纡,浅平沙岸。
咫尺神山,琳宫火烬金炉暗。
宵严惯随天仗,忆朝班初点,身近香案。
兴庆池台,昆明葆羽,嬴得一襟幽怨。槐阴梦短。
恨南内西清,美新争炫。剩有孤臣,抵行吟泽畔。
涟漪倒影琉璃碧,风来尚浮香满。
石磴排云,金茎坠露,秋色正连天远。朱栏百转。
更绿荫萦纡,浅平沙岸。
咫尺神山,琳宫火烬金炉暗。
宵严惯随天仗,忆朝班初点,身近香案。
兴庆池台,昆明葆羽,嬴得一襟幽怨。槐阴梦短。
恨南内西清,美新争炫。剩有孤臣,抵行吟泽畔。
此诗《齐天乐.北海》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魏元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北海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北海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氛围。
首句“涟漪倒影琉璃碧”,以“琉璃碧”形容北海水面的清澈与碧绿,涟漪波动间仿佛映照着琉璃般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风来尚浮香满”,描绘了微风吹过时,北海特有的香气弥漫四周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北海的独特魅力。
“石磴排云,金茎坠露,秋色正连天远”,进一步描绘了北海的壮阔景色。石磴蜿蜒向上,仿佛直入云端;金黄色的花茎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与远处的天际相连,展现出一幅辽阔而深远的画面。
“朱栏百转,更绿荫萦纡,浅平沙岸”,则将视线转向岸边,朱红色的栏杆环绕,绿树成荫,沙岸平坦而延伸至远方,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咫尺神山,琳宫火烬金炉暗”,将目光投向更远处,神山近在咫尺,琳琅满目的宫殿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火光已熄灭,金炉也暗淡无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宵严惯随天仗,忆朝班初点,身近香案”,描述了夜晚北海的庄严景象,诗人回忆起早朝时的场景,自己身在香案旁,与天子同在,充满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
“兴庆池台,昆明葆羽,嬴得一襟幽怨”,提到兴庆池台和昆明湖的美景,以及那些曾经在这里飞翔的鸟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怨与感慨,或许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槐阴梦短,恨南内西清,美新争炫”,诗人通过槐树下的短暂梦境,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与遗憾。
最后,“剩有孤臣,抵行吟泽畔”,诗人自比为孤臣,如同屈原般在泽畔行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坚守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北海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蹇予山泽臞,飘飘一鸥似。
天风忽假便,饮此金濑水。
朝随章句儒,暮逐副墨子。
肯叹饭不足,可恋惟酒美。
赋茅亦聊复,久矣忘喜怒。
尾宁曳涂中,人生行乐耳。
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
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
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
敢谓义熙余,及见黄初体。
君閒耻食粟,我出惭为米。
流品夐不同,黄河贵清济。
瓦霜砖日合寒晴,最爱幽窗远市声。
懒去著书追管葛,闲来读易玩周程。
劳心未必能齐物,寡欲才堪论养生。
蓍久不神何用卜,了知身世遯而亨。
开遍梅花腊渐残,又传新历岁更端。
书生爱日惟愁晚,稚子敲冰不怕寒。
酒压蚁篘醅可拨,诗题蜡纸墨难干。
宦游得似家居乐,一枕三竿梦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