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流流不断,砂碛马蹄穷。
草入春犹没,山经雨亦童。
求音无鸟到,问径罕人同。
薄暮停车处,荒烟一缕中。
长流流不断,砂碛马蹄穷。
草入春犹没,山经雨亦童。
求音无鸟到,问径罕人同。
薄暮停车处,荒烟一缕中。
这首清代诗人张世法的《宿长流水》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首句“长流流不断”以流水之长喻旅途之遥,展现出空间的辽阔与行程的艰辛。接着,“砂碛马蹄穷”进一步强调了沙漠地带行进的艰难,马蹄声在空旷的砂碛中回荡,显得孤独而渺小。
“草入春犹没,山经雨亦童”两句通过写春草未尽淹没道路,雨后的山峦显得更加青翠,暗示了季节更迭和自然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未知路途的迷茫和期待。
“求音无鸟到,问径罕人同”描绘了旅途中的孤寂,既无飞鸟相伴,也少有人迹,增添了旅途的寂寥感。最后,“薄暮停车处,荒烟一缕中”以傍晚时分,车辆停靠在荒烟笼罩的路边,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终点的渴望和对归宿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行旅的艰辛与孤寂,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小院桃花雨。镇销魂湘帘半卷,数声啼宇。
门外斑骓勾留旧,携手画阑私语。
消受者酒边眉妩。
绿鬓飘零维摩榻,算年来略解伤春苦。
吹玉笛,甚情绪。筝堂夜按阳关谱。
漫催成红悽绿怨,茜盟无主。
十丈车尘宣南路,埋尽春愁几许。
有多少云鸿失侣。
一寸情天伤心碧,便微躯化石都难补。
持此恨,竟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