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碧牡丹》
《碧牡丹》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绣罢双鸾字。筝院靓,帘垂地。

倚镜妆慵,传出脸情眉意。多事啼鹃,又唤春愁起。

对离觞,总无味。画堂里,红烛销成泪。

惊心绿杨嘶骑。月冷秦楼,箫声如诉憔悴。

谁向屏风,写别程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碧牡丹》,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绣制精美图案后,独自在筝院中沉思的情景。她慵懒地对着镜子,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既有妆容的疲惫,又有眉眼间的愁绪。窗外的杜鹃啼叫唤起了她的春愁,面对离别的酒杯,她感到索然无味。

画堂之中,红烛燃烧,却只能化为滴滴泪水,象征着她内心的哀伤。听见窗外绿杨马嘶,以及月光下秦楼的箫声,她更加感到了孤独和憔悴。诗人通过“月冷”、“箫声如诉”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她思念远方的人,想象他在屏风上描绘着千里之外的别程,而她的心中充满了重重山河阻隔的离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对离别的敏感与哀愁,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挂念。易顺鼎的词作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赠安义陈明府

宿雨过山城,山春花鸟迎。

榻开官舍冷,琴抚讼堂清。

胜地邻陶令,游人托马卿。

相逢怜别路,惆怅故交情。

(0)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其七

共说神宗驾幸时,侍臣朝立碧云墀。

因看秃发龙衣像,向揖西来面壁师。

(0)

西湖二首·其二

轻波澄彻影重重,近是桃根远是松。

寺寺面临西子镜,山山云掩上方钟。

和烟看去疑纱隔,泼水图来怕墨浓。

独有胜情应任得,开囊收尽作诗供。

(0)

送邵僧弥同骏公之金陵

载杖秋船去,贵游如隐居。

清江看画意,碧影照琴书。

声价双南重,才名六代疏。

钟山松树古,相待结精庐。

(0)

答赠万年少

闻见眼中尽,爱君非小才。

频乘白门兴,一棹黄河来。

跨下英雄贱,门前楚汉开。

却愁生更晚,叉手独徘徊。

(0)

侠士吟

侠士气如虹,虬髯向碧空。

避仇犹奉母,为虎不依龙。

短剑怀中水,悲歌耳后风。

醉来垂泪尽,枉自说英雄。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