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尽云光夜见星,临波面面敞珠棂。
眼中碧海无风浪,人卧乾坤一草亭。
收尽云光夜见星,临波面面敞珠棂。
眼中碧海无风浪,人卧乾坤一草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收尽云光夜见星",写出了月色如洗,云彩散去后,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的明亮,暗示了诗人身处丘园涵碧亭的开阔视野。"临波面面敞珠棂",则描绘了亭子四周可能临水,窗户如明珠般晶莹剔透,映照着波光,显得清新雅致。
"眼中碧海无风浪"运用比喻,将平静的水面比作碧海,形容湖面的宁静,仿佛没有一丝涟漪,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人卧乾坤一草亭"则以人的渺小与天地自然相对照,表达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微不足道,同时也突显出草亭作为观察者的位置,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静观之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的意象,展现了丘园涵碧亭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处的内心世界。丘逢甲作为清末的爱国诗人,此诗也寓含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跻扳一何苦,政坐爱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
至今梧竹阴,列屋栖禅寂。
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
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
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
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
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
希声出钟梵,妙意生墙壁。
寒灰暗青灯,偶坐遂终夕。
归来人境空,缺月挂山额。
云间幽好许谁参,十亩林园拥舍南。
隐几献花真不二,举杯邀月但成三。
着鞭有路非吾乐,弹铗无求只自甘。
吾亦营巢老深竹,肯分华榜共名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