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楼》
《南楼》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

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垄田歌去作群。

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

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0)
翻译
高楼临水边,风烟缭绕眼前纷扰。
趁着宁静,渔夫的歌声汇聚成集市,农夫的田歌散入人群。
雨后山色苍翠,云深似戴帽,乘风破浪时,波涛翻滚如云海。
深夜月明,我以楼台寄语,别辜负了这清夜和老使君的期待。
注释
危楼:高耸的楼房。
枕:靠近。
水滨:水边。
虚:宁静,空闲。
渔唱:渔夫的歌声。
成市:汇聚成集市。
入垄田歌:农夫的田间歌谣。
作群:散入人群。
阁雨:雨后。
云深:山色深邃。
着帽:仿佛戴着帽子。
驾潮:乘着潮汐。
翻云:翻滚的云海。
残夜:深夜。
明楼月:明亮的月光下的楼台。
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
老使君:年长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起始两句“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勾勒出一座高耸的楼台紧邻河岸,楼主或旅人在此眺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感受着风中带来的烟雾与尘世的喧嚣。

接下来的“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垄田歌去作群”则展现了江边的繁华景象。渔民在空旷的水面上高声歌唱,声音汇聚成一片繁忙的市集气息;而耕种者在田间互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和谐劳作的画面。

“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之间的对话。楼台之上似乎有雨云笼罩,山色隐现,而驾船者则在汹涌澎湃的潮水中,迎着狂风巨浪,激情飞扬。

最后,“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在深夜之际,借助清冷的月光,对远方的旧友或故人发出哀求,不要辜负了那份曾经的情谊与承诺,即便岁月已使彼此变得陌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景、楼台、人物活动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动态美感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与人情淡薄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和解学士游七星岩

碧空遥访日华君,涧道泉香下鹿群。

神女祠前岚作雨,伏波岩畔水连云。

石门冰雪清诗骨,仙洞烟霞隔世纷。

金马玉堂归梦杳,野猿山鸟不堪闻。

(0)

题菊庄卷送鲍先生归安成

幽居屏纷艳,眷此时菊妍。

风霜正高寒,粲粲黄金钱。

搴芳称隐心,掇英制颓年。

昔仕非不荣,今还操弥坚。

傍舍送浊醪,日入同醉眠。

白云南山来,此意俱悠然。

远与玩物初,冥心希昔贤。

愿此晚节生,白发任垂肩。

(0)

春暮有怀李孟璿

暖云无力度邻墙,风袅游丝拂地长。

深院独眠淹病酒,袷罗初试浅熏香。

新巢燕子来如约,未谢梨花待洗妆。

绿草满池春欲去,几随诗梦到君傍。

(0)

徐德原司丞隐居

放棹南湖春水深,昔年游览得重寻。

陶公未许辞彭泽,庞老那容隐汉阴。

落絮雨馀沾墨沼,游丝风暖罥书林。

自怜久客浑无赖,亦欲携诗与盍簪。

(0)

次陈彦博博士寒斋四咏韵·其四拥衾清坐

趺坐拥重衾,静听窗间雪。

心清文思深,理会尘情绝。

良璞须善藏,素衣还易涅。

坐久觉光生,东轩上寒月。

(0)

诸菊咏十二首·其二玉英菊

独对霜篱坐日曛,秋风三径思缤纷。

琼楼十二天何处,欲寄瑶华隔暮云。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