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难当。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
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
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
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
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
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
猛难当。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
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
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
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
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
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
这首《一萼红·红叶》是清代词人杨葆光的作品,以红叶为题,描绘了秋日落叶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季节感和淡淡的哀愁。
词的开篇“猛难当”,直接点出了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与难以承受之重。接着,“忽寒砧四起,槭槭逼新霜”两句,通过寒砧声和逼近的新霜,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预示着秋天的寒冷即将来临。紧接着,“古戍烟深,洞庭波皱,但觉摇落堪伤”三句,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古戍的烟雾、洞庭湖的波纹,以及落叶的飘零,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哀伤。
“前村晚、频添秋色,舞西风、低衬夕阳黄”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秋色渐浓的画面,西风中落叶翩翩起舞,衬托着夕阳的余晖,增添了几分悲凉之美。“煮茗僧烧,行苔客践,一味凄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僧人在煮茶,行人在踏过青苔,一切都显得那么孤寂和冷清。
“且喜无边绚烂,便凋零如此,犹剩文章”转折之处,词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再绚烂的景色也终将凋零,但至少留下了文字的记录,让这份美得以流传。接下来,“地纵荒寒,天还酝酿,忍令飘向芦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惋惜,即便大地荒寒,天空仍在酝酿着新的生机,却不愿让这些落叶飘向芦塘,暗示了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最后,“堪慰藉、诗人老境,艳秾华、安顿白云乡”表达了对诗人晚年生活的慰藉,希望能在白云缭绕的仙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羞买胭脂描画,浪说花王”则是对世俗追求的否定,认为真正的美不需要刻意修饰,也不需要被冠以“花王”的称号,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纯粹与真实。
整首词通过对红叶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石阳城边白鹭洲,萋萋碧草环洲流。
层楼百尺俯寒潦,有客独登楼上愁。
楼前寂历众山暮,万里江流自来去。
天半横吹赣浦帆,云中恍辨虔阳树。
我来眺望九日余,芳洲犹采红茱萸。
遥山不断故乡雁,沿流时羡清江鱼。
故人乘兴久舒啸,千载南楼鲜同调。
看月宁分佐史床,临风空著参军帽。
相思渺渺萦素波,秋花开映波中螺。
凭栏欲作《登楼赋》,不见夫君奈若何。
晨飔解流潮,朝暾坼遐沚。
中流辨孤屿,相越尚百里。
流峭去榜逆,帆迫来洲驶。
忽泊斗岩下,遂至洪泽里。
三江憺前期,九派殊昔理。
瞩异物不延,时迁景为徙。
涤水掬流清,搴花摘叶委。
羁孤泛无常,流浪讵有已。
宁当越前峰,去逐高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