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荷叶露应教》
《赋得荷叶露应教》全文
明 / 马中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花气侵晨湿画栏,池荷如洗翠团团。

谁将天上金茎露,泻入波心碧玉盘。

风动每愁炉汞走,雨馀应讶浦珠寒。

十年曾作西垣客,此景亲从太液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荷塘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叶上的露珠与晨光的和谐之美。首句“花气侵晨湿画栏”以“花气”和“湿画栏”营造出清晨湿润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能闻到花朵的香气,感受到露水的滋润。接着,“池荷如洗翠团团”一句,通过“如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荷叶的清新与翠绿,如同经过清洗一般,呈现出圆润饱满的形态。

“谁将天上金茎露,泻入波心碧玉盘”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想象,将天上的露水比作从金茎上倾泻而下的甘露,落入碧绿的荷塘之中,形成了一幅精致的画卷。这里不仅描绘了露珠的晶莹剔透,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后两句“风动每愁炉汞走,雨馀应讶浦珠寒”,则进一步展示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风吹过时,诗人担心露珠会随风散去,如同炉中的汞一样难以捕捉;雨后,他惊讶于荷塘中的露珠在寒冷中依然保持其形态,展现出自然界的独特魅力。

最后,“十年曾作西垣客,此景亲从太液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忆,以及对眼前美景的感慨。他曾作为西垣的客人,亲临太液池观赏过类似的景色,如今再次见到相似的景象,不禁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荷叶露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马中锡
朝代:明

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祖籍大都,先世为避战乱于明初徙于故城(今属河北故城)县。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兵事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生平有文名,李梦阳、康海、王九思曾师从于他。著有《东田集》。
猜你喜欢

题东林寺联句

古殿巍峨镇碧峰,晋朝灵应显神踪。

林间野鸟惊寅梵,岭上孤猿听晚钟。

雁□冷云生晓槛,虎溪秋月照寒松。

香飞宝殿笼金像,桧倚松窗覆玉容。

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

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

竹荫禅扉青霭合,岚蒸幽径绿苔封。

流泉绕砌清声远,列巘趍门更憧憧。

高吟况爱无尘境,吟访空关不厌重。

(0)

伊山

晋代衣冠梦一场,精蓝往是读书堂。

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

(0)

茅山题徐校书隐居

深居四十年,语旧泪潺潺。

官满春辞省,兵来夜出关。

思随江鹤远,心寄海鸥閒。

莫讶频相访,前峰似故山。

(0)

月夜西泠桥

雾鬓烟鬟逐处娇,轻风著面酒初消。

月明故国三千里,人在西泠第一桥。

(0)

书寒溪书屋壁

屋占桑麻半亩园,岁无车马与人喧。

午凉树影圆浮地,夜静滩声直到门。

万卷诗书销日月,一湾鸥鹭共朝昏。

兴来蓑笠扁舟去,不亚浣花溪上村。

(0)

秀峰

绝怜湖上水,照见佛头青。

到处通三竺,移来得巨灵。

云心回玉柱,霞气薄金庭。

放鹤人归去,犹怀旧草亭。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