旂常万乘缀旒旓,玉瓘升坛藉白茅。
前月太常班卤簿,安排法驾事南郊。
旂常万乘缀旒旓,玉瓘升坛藉白茅。
前月太常班卤簿,安排法驾事南郊。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皇家礼仪中的一个场景。"旂常万乘缀旒旓"描绘了华贵的仪仗,旗帜众多,旒旓(旒为旗竿上的装饰,旓为飘带)繁复,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盛大。"玉瓘升坛藉白茅"中,"玉瓘"可能指的是祭祀时使用的玉器,"藉白茅"则是以洁净的白茅草铺垫,显示仪式的神圣与庄重。
"前月太常班卤簿"写的是在前一个月,太常寺(负责宗庙礼仪的官署)已经按照规矩排列好了卤簿(皇帝出行的仪仗队列),准备迎接重要的南郊祭天活动。"安排法驾事南郊"则点明了这次活动是皇帝前往南郊举行郊祭,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和严谨程序,体现了对皇家礼制的尊重和对国家盛典的敬畏之情。
环翠阁边无点埃,尽收清致助吟才。
溪头月落渔烟散,岸口城低野色来。
斜槛半依秋树出,小窗知为北山开。
沙禽古水閒相趁,误入疏帘静却回。
少年看花日千遭,黄金买笑侠气豪。
盏斟西凉绿蒲萄,燕歌赵舞纷绮罗。
插花上马玉颜酡,鞭马如风花底过。
九天阊阖手可摩,扬眉不怕金吾诃。
杜鹃一声啼山阿,门掩绿苔愁秦娥。
春树红颜能几何,万里封侯成蹉跎。
河南布衣正婆娑,却笑因风想玉珂。
未肯岩前扪翠萝,商丘不唱采芝歌。
独深于易如邹轲,紫阳真人声相和。
莲荡归来扬其波,我傍梅花读遗书,不知纷纷坐久落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