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
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
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
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
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
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
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
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
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
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
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
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
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
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家中静享天年的安逸生活。开篇“谢病卧东都,羸然一老夫”写出了作者因病初愈,独自一人躺在东都的寂寞心境。接着,“孤单同伯道,迟暮过商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游玩,但因年迈而未能成行的情形。
“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则是老者对自己白发如雪的惊讶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如同玩弄珠玉一样。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但仍保持乐观,“已衰宁望有,虽晚亦胜无”。
接下来,“兰入前春梦,桑悬昨日弧”描绘了老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与欢乐也在诗中得到了展现:“里闾多庆贺,亲戚共欢娱。腻剃新胎发,香绷小绣襦。玉芽开手爪,酥颗点肌肤”。
“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表明了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希望家中子孙能够继承自己的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
末尾几句,“未能知寿夭,何暇虑贤愚。乳气初离壳,啼声渐变雏。何时能反哺,供养白头乌”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长度的无常和对子女成长的期待,以及希望能够亲手养育孙辈直至他们能够独立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以其温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作者老年时期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后代的深切祝福。
高居占得野塘横,竹径桃蹊取次成。
宿霭半兼朱户湿,好山长傍晚窗明。
风吹酒面春情渺,月落诗肠夜味清。
今日主人归定否,试听枝上子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