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长安处处同,断桥绝港自相通。
地高何羡三公贵,境乐那知四壁空。
万象森罗皆拱北,百川曲折定趋东。
懒从宦达如曾闵,也有芳猷到不穷。
路入长安处处同,断桥绝港自相通。
地高何羡三公贵,境乐那知四壁空。
万象森罗皆拱北,百川曲折定趋东。
懒从宦达如曾闵,也有芳猷到不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所作,题为《萧朝宗旅寓有途穷之叹次韵以广其意》。诗中,诗人通过对长安道路的描绘,表达了对萧朝宗旅途困顿的共鸣,并借此机会宽慰他,传递出积极的人生观。
首句“路入长安处处同”,写出了无论身处何地,进入繁华的长安都有一种相似的感受,暗示了人生的共通性。接下来,“断桥绝港自相通”则象征着即使面临困境,也能找到出路,展现出坚韧与适应力。
“地高何羡三公贵,境乐那知四壁空”这两句,诗人劝慰萧朝宗不必羡慕权贵的地位,因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是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万象森罗皆拱北,百川曲折定趋东”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虽有曲折,但总会朝着目标前进,寓意着希望与方向。
最后两句“懒从宦达如曾闵,也有芳猷到不穷”,诗人鼓励萧朝宗不必过于执着于仕途的成功,即使像曾闵那样淡泊名利,仍有美好的人生路径可以探索,表达了对萧朝宗持续前行、永不言穷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寓言,传达了对困境中人的激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富有深意。
丹青明灭,霜著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
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青铜昏水面,乌帽裹山头。
风涛如此,天公作意巧相留。
常记垂虹晚渡,卧看菰蒲烟雨,屈指十三秋。
恍若华胥梦,无语下西楼。翠翻空,寒入座,不禁愁。
五弦弹尽,隐隐天末暮虹收。
欲伴渔翁钓艇,欸乃一声江上,寒碧点轻鸥。
无人阻归兴,直欲迈长洲。
当初误触,紫微君、谪下神霄玉府。
醉后骑龙吹铁笛,酒醒不知何处。
绛阙寥寥,红尘扰扰,老泪滂如雨。
人间天上,桑田沧海如许。
遥想十二楼前,琪花开已遍,鸾歌鹤舞。
梦到三天还又落,愁听空中箫鼓。
独倚阑干,笑拈花片,细写思归字。
东风还会,为伊吹上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