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庭湖畔吊君山二首·其一》
《洞庭湖畔吊君山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白沙青草曲相连,帝子祠前水拍天。

环佩孤悬长袅袅,风波不动自年年。

啼残越鸟三冬雨,恨结苍梧九点烟。

欲驾危桥荐蘋藻,湖旁顽石不堪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君山的壮丽景色与深沉的历史氛围。首句“白沙青草曲相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片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象,白沙与青草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帝子祠前水拍天”一句,将视线引向了远方,洞庭湖的波涛汹涌,仿佛要与天空相接,展现出湖水的浩瀚与壮观。

“环佩孤悬长袅袅,风波不动自年年。”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静谧巧妙结合。环佩象征着古代帝王或神灵的遗物,虽已孤悬,却依然散发着悠长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风波不动自年年”,则描绘了湖面的平静,尽管时间流逝,但湖水依旧保持着它的宁静,似乎在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接下来,“啼残越鸟三冬雨,恨结苍梧九点烟。”通过描写越鸟的啼鸣和苍梧之上的烟雾,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哀愁与怀旧之情。越鸟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岁月的无情,而苍梧之烟则凝聚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欲驾危桥荐蘋藻,湖旁顽石不堪鞭。”表达了诗人想要接近历史遗迹,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敬意的愿望,但面对自然界的阻碍(危桥与顽石),这种愿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眷恋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云巢醮上清冷台

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

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

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

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

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

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

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

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

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

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

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

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

(0)

寄题谭氏需亭

谭子作需亭,佳客同宴乐。

宴乐乃馀事,文华相博约。

散帙列经史,所游尽通博。

挥毫断新义,诸生困穿凿。

中厨具烹饪,高怀肆杯杓。

遥想大论时,纷纷麈毛落。

春风豁幽郁,秋日延林薄。

人生乐名教,安在甘寂寞。

相期一穷达,岂止为脾臄。

穷达乃在天,得时即鸣跃。

在昔郑司农,处身固穷索。

飨客颇丰侈,水陆荐金错。

其后李北海,高材冠台阁。

摛文示时彦,万金资一酌。

遗风不在是,斯名岂苟作。

泥沙何足道,正当为善谑。

子云老嗜酒,行当蹑芒屩。

为君说难字,犹能中一喙。

(0)

木芙蓉

谁染轻红皱万囊,靓如妆面照寒塘。

蜀葵千叶仍陪菊,芍药重台更耐霜。

(0)

哭彦规·其三

与君相得久忘言,晚更倾肠共豁然。

刬尽丘陵平作路,决开沟浍合为川。

古人刎颈终相杀,世俗操心爱胁肩。

六十老翁能有几,却寻旧友向黄泉。

(0)

题寄亭

大抵人閒同一寓,外物之来寓中寓。

主人于尔本无心,谁使之来谁使去。

来时无所增吾悦,去时谈笑亦不辍。

惟有山叟与溪翁,屋里閒云船上月。

一从古往成蹉跎,失之则憾得之歌。

不从平路从风波,或遭陷阱或网罗。

有人啮臂遗其亲,有人之楚复之秦。

侯门洒扫宁苦辛,牛衣涕泣伤贱贫。

谁人衒鬻来上书,谁人乞贷留公车。

谁人入关便弃繻,谁思躣马疾其驱。

更有隋时二隐夫,欲将林壑谋金朱。

倒行之辈尤可吁,当时自欲烹其躯。

却是扬雄所性恬,谁须名字学韦贤。

积薪可恨汲生言,不道真风任自然。

自然处者其为谁,以寄名亭如此奇。

俗人所患在失之,安知达者静者心平夷。

达者洞然无所蔽,静者泊然无所累。

无蔽无累无所营,其中主者性与诚。

登斯亭兮观斯名,人閒万事皆可平。

(0)

送汝弼赴潭倅·其二

不作长沙行,湖湘少斯客。

洁身不可污,好义是所积。

口不出巧言,面不为邪色。

谁可谋定交,斯人不可失。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