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巢醮上清冷台》
《云巢醮上清冷台》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太清朕无形,历历县众星。

北斗横天中,众星朝帝廷。

顾余草芥士,于此寄馀龄。

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

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

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

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

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

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

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

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

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辽在云巢进行上清冷台祭祀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诗中以“太清”开篇,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宇宙真理,随后描述了北斗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仿佛众星朝拜于帝廷,以此来比喻沈辽作为凡人的渺小与对神圣力量的敬畏。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草芥士”的身份,希望能在自然与神灵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他通过“崇坛设香火,秘笈开真经”来表达对仪式的虔诚和对道家经典的学习与追求。在“仙客七八人,步虚上清冥”的描述中,诗人似乎与几位仙人一同步入了超凡脱俗的世界,进行精神的修行与探索。

“再拜致勤恳,肸蛮参神灵”表明了诗人对神灵的敬仰与祈求,希望通过虔诚的礼拜,得到神灵的庇佑与指引。最后,“愿言枯朽骨,清净老岩扃”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过着简单清净的生活,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描绘自然景观的部分,诗人使用了“石台峻重崖,四山合如屏”来形容云巢周围险峻的地形,以及“夜寂天更高,松风响泠泠”来展现夜晚的宁静与松林的清风。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列炬如长虹,隐映春林青”则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灯火辉煌的壮观景象,与周围的春林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而“久已谢世故,何心混膻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解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态度。

最后,“斋心肃不寝,已闻朝露零”则强调了诗人通过斋戒与内心的肃穆,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清晨的露珠仿佛是大自然对他虔诚之心的回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沈辽在云巢进行祭祀活动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自然、神灵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杂咏·其八

馺遝鸣驺里巷喧,殷勤来觅孝廉船。

千年亲见风流事,不是空闻旧史传。

(0)

杂咏·其五

兰膏不御鬓云垂,紫玉拈来懒自吹。

西望阳关何处是,寂寥空度杏花时。

(0)

登舟夜作

一揖天官籍姓名,半年归计杳难成。

夜来梦觉篷窗冷,枕底惊闻汴水声。

(0)

上南都权府提刑孙大监二首·其二

抠衣平昔登门下,曾许横经近绛纱。

江上一言冰玉远,天涯长叹水云赊。

不才漫忝朱为绂,承学终惭发已华。

今日姓名犹见齿,尚因提奖得灵槎。

(0)

送道守董朝散

史笔传遗直,经帷起世家。

一麾分郡寄,千里蔼春华。

鸣阪方睎骥,言时已及瓜。

车尘杳难逐,飞梦绕天涯。

(0)

赠赵正之

君为稻田官,君非力田科。

我令耕田夫,为君奏田歌。

南亩茨粱稼,东郊烟雨蓑。

田家不作苦,奈此岁暮何。

悯悯望有年,一失成蹉跎。

立苗非不疏,稊稗常苦多。

小人剥良善,蓬蒿贱嘉禾。

去恶藉老农,芟夷戒骈罗。

夫君邦之彦,妙年加切磋。

治国与治身,此道终靡他。

人心不相远,如以斧伐柯。

愿君日显荣,吾言期不磨。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