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北东西寺,高人永远师。
来游亦前定,回首独移时。
社散白莲尽,山空玄鹤悲。
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
山北东西寺,高人永远师。
来游亦前定,回首独移时。
社散白莲尽,山空玄鹤悲。
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辙的《不到东西二林》,描绘了诗人对山中寺庙和隐逸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亲临游览的遗憾。首句"山北东西寺"点出两个著名的寺庙,暗示了隐居高僧的存在。"高人永远师"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高僧的尊敬,视他们为永远的榜样。
"来游亦前定"暗示了诗人对拜访寺庙之事早有期待,但"回首独移时"则透露出他未能如愿,只能独自回味和感慨。"社散白莲尽"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宁静与清幽,而"山空玄鹤悲"则以鹤鸣渲染出一种空寂的氛围,增添了诗意。
最后两句"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形象,想象他在溪边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造访的惋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辙诗歌的淡泊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