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到东西二林》
《不到东西二林》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北东西寺,高人永远师。

来游亦前定,回首独移时。

社散白莲尽,山空玄鹤悲。

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dōng西èrlín
sòng / zhé

shānběidōng西gāorényǒngyuǎnshī

láiyóuqiándìnghuíshǒushí

shèsànbáiliánjìnshānkōngxuánbēi

niántáojìngjiéshàngsòngxíngchí

翻译
山北和山东的寺庙,高人常在此修行为师。
来访的人也是命中注定,回头望去,独自逗留良久。
祭祀结束后,白莲花凋零,山中空寂,黑鹤显得凄凉。
不知哪一年,陶渊明会在这溪边,迟迟不愿送别离去的人。
注释
山北:指山的北部。
东西寺:两个相邻的寺庙。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永远师:永远值得尊敬的导师。
来游:来访游览。
前定:命中注定。
回首:回头看。
独移时:独自停留一段时间。
社散:祭祀结束。
白莲:白色的莲花,象征纯洁。
尽:凋谢完毕。
玄鹤:黑色的鹤,象征哀伤。
何年:哪一年。
陶靖节:陶渊明,字靖节,东晋诗人。
溪上:溪边。
送行迟:迟迟不愿送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辙的《不到东西二林》,描绘了诗人对山中寺庙和隐逸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亲临游览的遗憾。首句"山北东西寺"点出两个著名的寺庙,暗示了隐居高僧的存在。"高人永远师"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高僧的尊敬,视他们为永远的榜样。

"来游亦前定"暗示了诗人对拜访寺庙之事早有期待,但"回首独移时"则透露出他未能如愿,只能独自回味和感慨。"社散白莲尽"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宁静与清幽,而"山空玄鹤悲"则以鹤鸣渲染出一种空寂的氛围,增添了诗意。

最后两句"何年陶靖节,溪上送行迟"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形象,想象他在溪边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及时造访的惋惜。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辙诗歌的淡泊与深沉。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卢鸿仙山台榭图

仙都围合碧云笼,洞口绯桃著雨秾。

丹阙春深巢翡翠,朱扉风暖出芙蓉。

壶公不负三山约,向子终期吾岳逢。

野鹤一声山馆寂,倚阑长听水淙淙。

(0)

矛铭

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

以戒后世子孙。

(0)

蝶恋花.寒夜闺情

珠漏频催冬夜永,寒月窥人,人在清虚境。

十二屏山湘水净。香蕤枕畔红冰凝。??紫茸风约定。

半晌无声,似睡依然醒。壁上馀灯金烬冷。

帐纹细袅沉烟影。

(0)

仲春三日同孙公灿李仲昌王彦升袁慎修康用舟王德启游适园晚归

花时不必有花开,但得乘春便上台。

略彷江乡还曲水,欣逢胜日绝纤埃。

爽生夕气云侵坐,韵杂风声鸟劝杯。

踏柳人归妍在影,渐看斜月下城隈。

(0)

塞上曲八首·其三

接天烽火照平卢,乍夜单于猎上都。

十万征人明月里,一时齐挽绣蝥弧。

(0)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黄河清·其一

黄河清,圣人出。应昌期,诞至德。著戎衣,奋三尺。

靖四方,建都邑。干戈偃,弧矢戢。统九有,主社稷。

神与鬼,咸受职。烽烟扫,爝火熄。维大明,照中国。

万千祀,与天一。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