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谏议名,不识徵君宅。
嵩云无世情,飞入窗间白。
人传谏议名,不识徵君宅。
嵩云无世情,飞入窗间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大任在探访李渤徵君旧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人传谏议名”,点出了李渤作为谏议的名声广为人知,但诗人却并未直接前往其故居,而是通过嵩山之云来间接感受其超然脱俗的品格。接着,“不识徵君宅”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眼见到李渤故居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李渤的隐逸生活与世俗的隔绝。
“嵩云无世情,飞入窗间白。”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以嵩山之云象征李渤徵君的高洁品性,云朵仿佛带着他的精神,穿越时空,轻盈地飘入诗人的视野中,化作一缕洁白的云雾,映照在窗户上。这里的“白”不仅指云的颜色,更寓意着李渤徵君的清白人格和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李渤徵君与世无争、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车骑秦城远,囊装楚客贫。
月明思远道,诗罢诉何人。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
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
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
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
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
殷勤望飞雁,新自塞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