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瓶无俗物,破甑久生尘。
比日事田圃,占年拜水神。
审能免沟壑,不敢慕陈因。
愿得长如此,终身作野人。
空瓶无俗物,破甑久生尘。
比日事田圃,占年拜水神。
审能免沟壑,不敢慕陈因。
愿得长如此,终身作野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通过“空瓶无俗物,破甑久生尘”两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空瓶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破甑则暗示着过去的束缚与尘世的纷扰。接下来,“比日事田圃,占年拜水神”表达了诗人每日劳作于田间地头,对自然界进行观察与祈福,体现了他对土地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审能免沟壑,不敢慕陈因”一句中,“审能免沟壑”意味着诗人深知在世间生存不易,希望能够避免落入困境;“不敢慕陈因”则表明他不羡慕过往的旧习或传统,而是追求一种更加真实、自由的生活方式。最后,“愿得长如此,终身作野人”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长久保持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世俗的生活状态,甘愿成为真正的隐士。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明代诗人成鹫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顺应,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