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其四四和》
《念奴娇·其四四和》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天然皓质,想当年此种,来从太素。

一点红尘都不染,罗列蟾宫玉女。

色压薝林,香欺兰畹,肯向闻筝浦。

灵龟千岁,有时游漾其处。

应念社结庐山,翻嗤靖节,底事攒眉苦。

纽叶为盘花当盏,有酒何妨频注。

太液波边,昆明池上,岂必沾金雨。

从教同辈,为他皦皦凝伫。

(0)
翻译
她天生洁白如玉,想当初,是从那最纯净的天地而来。
不沾染丝毫尘世污垢,排列在月宫中的仙女般清纯。
她的美超越了薝卜林的色彩,香气胜过兰花,怎会拒绝在筝声悠扬的水边停留。
千年神龟偶尔也会游到这地方。
她应该会想念庐山的社结,却嘲笑靖节先生为何眉头紧锁,满面愁苦。
用树叶做盘子,花朵当作酒杯,只要有酒,不妨频频斟满。
在太液池的波光旁,昆明池之上,不一定非要等到金雨洒落。
任凭同辈们为之长久凝望,她自是超然独立。
注释
皓质:洁白如玉。
太素:最纯净的天地。
红尘:尘世。
蟾宫:月宫。
薝林:指各种花卉。
靖节:陶渊明的字,代指隐士。
纽叶:卷曲的树叶。
昆明池:古代皇家园林。
金雨:比喻贵重的赏赐或恩惠。
皦皦:明亮的样子,形容专注凝视。
鉴赏

这首诗名为《念奴娇(其四)四和》,出自宋代诗人吴潜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天然皓质,想当年此种,来从太素。" 这几句诗直接点明主题,描述的是一种纯净无瑕的自然之物,它让人联想到过去那种清澈见底的情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美好。

接着,诗人细致地描绘了这份美好的具体形态:"一点红尘都不染,罗列蟾宫玉女。色压薝林,香欺兰畹,肯向闻筝浦。" 这里,诗人以“一点红尘都不染”来形容这种美好是多么的纯净,而“罗列蟾宫玉女”则是对其高洁无比的描绘;“色压薝林”、“香欺兰畹”则透露出这份美好的鲜活和迷人之处,最后,“肯向闻筝浦”表明诗人愿意前往那个地方,以此享受那份美好。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的珍惜与留恋:"灵龟千岁,有时游漾其处。应念社结庐山,翻嗤靖节,底事攒眉苦。" 这里,“灵龟千岁”象征着长寿与智慧,而“有时游漾其处”则表明诗人偶尔也会去拜访那份美好;“应念社结庐山”、“翻嗤靖节”则是对这种美好的回忆和怀念,最后,“底事攒眉苦”则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舍。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以宴席和酒水来表达对这份美好的珍视:"纽叶为盘花当盏,有酒何妨频注。太液波边,昆明池上,岂必沾金雨。" 这里,“纽叶为盘花当盏”、“有酒何妨频注”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欢乐景象,而“太液波边,昆明池上”则是对美好之地的进一步描写,最后,“岂必沾金雨”则表达了诗人不仅希望能够享受这份美好,同时也希望能够得到它的滋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向往纯净高洁境界的情怀。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武夷九曲棹歌·其七

七曲倚棹歌,古寺风雷陷。

陷石垂为洞,洞门为石扇。

坠者为石梁,梁下水为涧。

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园便。

千载空桃花,止许灵云见。

(0)

飞来峰

山根连上竺,石骨漱空潭。

冷冷四时雨,鲜鲜终日岚。

□讹来灵鹫,恶道凿瞿昙。

我到兹峰下,先怀邵古庵。

(0)

独步

独步空庭月,寒生积水中。

閒人难有两,我影亦能同。

(0)

题画梅

一棵老梅树,两个大桠叉。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0)

小圃

老至风情似冷烟,寻山问水了无缘。

荒园片石疏松在,错被人呼小洞天。

(0)

老梅

冰雪倍经过,侵淩奈老何。

春风怜爱否,披拂也应多。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