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倚棹歌,古寺风雷陷。
陷石垂为洞,洞门为石扇。
坠者为石梁,梁下水为涧。
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园便。
千载空桃花,止许灵云见。
七曲倚棹歌,古寺风雷陷。
陷石垂为洞,洞门为石扇。
坠者为石梁,梁下水为涧。
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园便。
千载空桃花,止许灵云见。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九曲溪的一段景致,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七曲倚棹歌”点明了地点与活动,诗人乘舟于九曲溪上,轻声吟唱,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古寺风雷陷”一句,将视线引向溪边的古寺,仿佛风雷之声在其中回响,增添了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陷石垂为洞,洞门为石扇”描绘了溪边岩石形成的奇异景象,洞穴如同被风雷所开凿,洞口则似石扇般开启,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接着,“坠者为石梁,梁下水为涧”描述了溪流下方的石桥与水流,石桥如同从天而降,横跨于溪涧之上,水声潺潺,形成了一幅动与静结合的画面。
“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园便”则转向对溪流尽头的想象,小口处仅能容人通过,却隐藏着一片田园风光,暗示了自然界的无限可能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最后,“千载空桃花,止许灵云见”以桃花象征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只有那些具有灵性的云才能有幸一睹这千载难逢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武夷山九曲溪独特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