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萧森倚半空,天坛高峙帝城东。
宸旒肃穆千官合,卤簿辉煌万国同。
上界清都移碧落,泰阶黄道隐晴虹。
相如莫献青鸾赋,不是祈灵太乙宫。
松柏萧森倚半空,天坛高峙帝城东。
宸旒肃穆千官合,卤簿辉煌万国同。
上界清都移碧落,泰阶黄道隐晴虹。
相如莫献青鸾赋,不是祈灵太乙宫。
此诗描绘了明代圜丘大祀的壮观景象。首句“松柏萧森倚半空,天坛高峙帝城东”以松柏的茂盛和天坛的高耸,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接着,“宸旒肃穆千官合,卤簿辉煌万国同”描绘了皇帝的庄严仪态与众多官员的整齐排列,以及四方来朝的盛大场面,体现了皇家祭祀的隆重与威严。
“上界清都移碧落,泰阶黄道隐晴虹”两句,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天界之美与人间祭祀的神圣融为一体,碧落、清都、泰阶、黄道等词语,展现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与赞美。最后,“相如莫献青鸾赋,不是祈灵太乙宫”则以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庄重态度,暗示这不是普通的祈福仪式,而是对天地神灵的虔诚敬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皇家祭祀的宏大场面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
爱君嘉秀,对云庵亲植,琅玕丛簇。
结翠筠梢津润腻,叶叶竿竿柔绿。
渐胤儿孙,还生过母,根出蟠蛟曲。
潇潇风夜,月明光透筛玉。
雅称野客幽怀,闲窗相伴,自有清风足。
终不凋零材异众,岂似寻常花木。
傲雪欺霜,虚心直节,妙理皆非俗。
天然孤淡,日增物外清福。
玉花渐吐,被清风。催结金莲光聚。
历劫昏迷齐照破,直透无为门户。
七返回光,三空觉照,间隔金花处。
殷勤锻炼,自然婴姹常住。
些子端的幽奇,自从下手,永永基坚固。
莲结琼芳灵蕙长,深感慈悲频顾。
鼎内云收,炉中丹结,九转终重遇。
参师云步,会游蓬岛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