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花渐吐,被清风。催结金莲光聚。
历劫昏迷齐照破,直透无为门户。
七返回光,三空觉照,间隔金花处。
殷勤锻炼,自然婴姹常住。
些子端的幽奇,自从下手,永永基坚固。
莲结琼芳灵蕙长,深感慈悲频顾。
鼎内云收,炉中丹结,九转终重遇。
参师云步,会游蓬岛仙路。
玉花渐吐,被清风。催结金莲光聚。
历劫昏迷齐照破,直透无为门户。
七返回光,三空觉照,间隔金花处。
殷勤锻炼,自然婴姹常住。
些子端的幽奇,自从下手,永永基坚固。
莲结琼芳灵蕙长,深感慈悲频顾。
鼎内云收,炉中丹结,九转终重遇。
参师云步,会游蓬岛仙路。
这首诗名为《酹江月》,作者是元代的谭处端。诗中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玄妙的画面,以莲花和金华为象征,展现了修炼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玉花渐吐,被清风催结金莲",形象地描绘了灵性的觉醒与提升,莲花的盛开象征着智慧的绽放。"历劫昏迷齐照破,直透无为门户",表达了历经劫难后对真理的洞察和对无为境界的追求。
"七返回光,三空觉照",揭示了修炼者在精神层面的深入体验,通过反复修炼达到空明的境界。"殷勤锻炼,自然婴姹常住",强调了持之以恒的修炼对于保持内在纯净的重要性。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述了修炼成果的积累和升华,以及对慈悲力量的感激。
最后,"鼎内云收,炉中丹结",象征着炼丹过程的完成,"九转终重遇"则寓意着修行的圆满和与更高境界的重逢。"参师云步,会游蓬岛仙路",表达了作者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与师尊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道教修炼为主题,寓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修炼者的内心体验,展现出作者对道家修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冒雨出城郭,沿溪到林坰。
窅然竹扉下,容我双屐停。
侃侃郑公孙,老大横一经。
笑言有宿约,鸡黍罗中庭。
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
呼童拂净几,出示惊繁星。
我家龙门翁,手泽馀丹青。
乡先紫阳老,心画流风霆。
广汉与金华,同然发天馨。
错落数十言,俛仰三百龄。
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
与客再拜观,虹光薄岩扃。
桑海几变更,幸不随飘零。
无乃希世珍,保护烦六丁。
我欲劝主人,勒石垂新铭。
敛卷付锦囊,入坐开银瓶。
霏谈杂今古,高咏惭和铃。
好风自南来,吹我醉面醒。
归心浩难遏,返照明皋亭。
众宾起相送,旷目凌高冥。
黟峰远矗矗,沙溪下泠泠。
典刑未绵邈,题诗慰山灵。
《过郑村访郑上舍万里观伊川晦庵南轩东莱四先生手帖》【明·程敏政】冒雨出城郭,沿溪到林坰。窅然竹扉下,容我双屐停。侃侃郑公孙,老大横一经。笑言有宿约,鸡黍罗中庭。家藏古贤帖,往往飞晶荧。呼童拂净几,出示惊繁星。我家龙门翁,手泽馀丹青。乡先紫阳老,心画流风霆。广汉与金华,同然发天馨。错落数十言,俛仰三百龄。感兹道德师,羞彼月露形。与客再拜观,虹光薄岩扃。桑海几变更,幸不随飘零。无乃希世珍,保护烦六丁。我欲劝主人,勒石垂新铭。敛卷付锦囊,入坐开银瓶。霏谈杂今古,高咏惭和铃。好风自南来,吹我醉面醒。归心浩难遏,返照明皋亭。众宾起相送,旷目凌高冥。黟峰远矗矗,沙溪下泠泠。典刑未绵邈,题诗慰山灵。
https://shici.929r.com/shici/1rz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