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兰澧芷赋南游。路悠悠。不胜愁。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
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尽可留。更无忧。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
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沅兰澧芷赋南游。路悠悠。不胜愁。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
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尽可留。更无忧。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
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这首《江城子》是清代诗人俞樾的作品,名为《其一·王臣留别》。诗中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沅兰澧芷赋南游”,开篇即以沅水、澧水、芷草等自然意象,渲染出友人南行的背景,赋予离别一种诗意的色彩。“路悠悠”三字,既指出了道路的漫长,也暗含着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不舍。“不胜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虑。
接着,“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诗人庆幸自己有知心好友相伴,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能得到慰藉与支持,这种情感的深厚与真挚跃然纸上。“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通过对比孔子弟子子路的轻裘简朴生活,来反衬出友人面对家庭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理解和敬佩。
“飘然书卷客荆州”,描绘了友人作为读书人的形象,自由自在地游历荆州,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洒脱与追求。“尽可留。更无忧”,诗人希望友人能留下,享受荆州的美好,不必为未来担忧,展现出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想象友人乘着蒲帆,遍览洞庭湖的秋色,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期待友人归来后,能够共叙旧情,吟唱郢地之曲,回应齐国之歌,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更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