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一片水,壁立白云端。
流过三峡乱,声入万松寒。
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
羽人渺何处,相忆玉琴弹。
雨馀一片水,壁立白云端。
流过三峡乱,声入万松寒。
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
羽人渺何处,相忆玉琴弹。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三峡桥边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雨馀一片水”,描绘了雨后的清澈水流,仿佛是大自然洗净尘埃后的纯净之物。接着,“壁立白云端”一句,将视线引向高耸入云的山壁,与前句的水流形成对比,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壮丽。
“流过三峡乱,声入万松寒”两句,通过水流穿越三峡的动态描写,以及其在万松林中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既激荡又宁静的氛围。三峡的险峻与水流的奔腾,与万松林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复有石桥月,宜人秋夜看”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石桥上洒满月光,为秋夜增添了一抹温柔与浪漫。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喜爱。
最后,“羽人渺何处,相忆玉琴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羽人”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朋友或理想中的仙人,而“玉琴弹”则寓意着思念之情的表达与寄托。整句诗意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怀念,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雨后三峡桥边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北入京城,贾馀庆迎逢卖国。
既令学士降诏,俾天下州郡归附之。
又各州付一省劄,惟枢密则堂、家先生铉翁于省劄上不肯押号。
吴丞相坚号老儒,不能自持,一切惟贾馀庆之命,其愧则堂甚矣。
程鹏飞见则堂不肯奉命,堂中作色,欲缚之去。
则堂云中书省无缚执政之理,归私厅以待执,北竟不敢谁何。
予在北,以忠义孤立,闻其事以自壮云。
山河四塞旧瓯金,艺祖高宗实鉴临。
一日尽将输敌手,何人卖国独甘心。
中书堂帖下诸城,摇首庭中号独清。
此后方知枢密事,从今北地转相惊。
余昔从君时,上堂拜姑嫜。
相携上祖塚,岁时持酒浆。
姑嫜相继没,马鬣不在乡。
共君瓯盂饭,清涕流襦裳。
君贫初赴官,有家不得将。
妾无应书儿,松梵槚自成行。
君别不复归,岁月何茫茫。
长安拥朱绶,执雁事侯王。
岂无一纸书,道路阻且长。
年年酹寒食,妾心良自伤。
君家旧巾栉,至今袭且藏。
谅君霜露心,白首遥相望。
我闼无纖埃,风日自清好。
面面有芙蓉,何如交翠草。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
六丝星度银潢影,五彩春浮玉翠香。
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
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帘影晴丝落舞茵,崆峒云晚聚星辰。
翠虹光度楼台月,香燕先浮霄汉春。
一道清风华辔远,双江绿水彩衣新。
相逢屡有朝花约,又看貂蝉会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