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十二首·其五》
《夏日十二首·其五》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细径依原僻,蓬蒿四五家。

山田来雉兔,溪雨熟桑麻。

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

颇知农事乐,彼此问生涯。

(0)
翻译
小路蜿蜒在偏远的原野,只有四五户人家隐藏在蓬蒿丛中。
山间的田野上,野鸡和兔子出没,溪边的雨水让桑麻熟透了。
清晨,人们用竹篮采摘果实;夜晚,在简陋的茅草庵里看守着瓜田。
他们深知农耕的乐趣,互相询问着各自的生活状况。
注释
细径:狭窄的小路。
僻:偏远。
蓬蒿:野生的杂草。
四五家:少数几户人家。
山田:山间的农田。
雉兔:野鸡和兔子。
溪雨:溪边的雨水。
熟桑麻:使桑麻成熟。
竹笼:竹编的篮子。
晨收果:清晨收获果实。
茅庵:简陋的茅草小屋。
夜守瓜:夜晚看守瓜田。
颇知:深知。
农事乐:农耕的乐趣。
彼此:互相。
生涯:生活状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夏日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勤劳的生态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细径依原僻,蓬蒿四五家"一句,以“细径”、“原僻”、“蓬蒿”等词汇勾勒出一个偏远而幽静的乡村景象。这里的“细径”指的是蜿蜒曲折的小路,而“依原”则暗示了这些小路紧贴着自然地形,展现出一种与大自然亲和的生活方式。“蓬蒿四五家”则描绘出了农户散布在广袤的田野之间,给人以一种宁静而自在的感觉。

"山田来雉兔,溪雨熟桑麻"一句,更进一步展现了夏日的丰饶与生机。这里的“山田来雉兔”描绘的是田鼠和野兔在田间自由穿梭的情景,隐喻着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而“溪雨熟桑麻”则指的是夏日时节,小溪中的细雨滋润了桑树和芝麻,使它们成熟,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竹笼晨收果,茅庵夜守瓜"一句,则具体展现了农民的劳作场景。“竹笼晨收果”讲述的是清晨时分,农人用竹编制的筐子收获果实;“茅庵夜守瓜”则表达了农人在茅草搭建的小屋中守护着即将成熟的瓜果,即便是深夜也不离不弃。

"颇知农事乐,彼此问生涯"最后一句,总结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颇知”意味着有一定的了解,“农事乐”则表达了对农业劳作之乐趣的认同;“彼此问生涯”则显示出农人们之间相互关心询问的乡土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具体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田园理想,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桐林铺望梅龙雨霁

梅雨行不息,因之思碧山。

片青忽迎目,悠然清心颜。

峰树无改色,涤涤整绿鬟。

飞雨复何来,遽欲掠其间。

幻化岂有根,微心终自闲。

(0)

寄刘伯宗兼问次尾诸孤·其二

黄云晻暧凤凰台,六代烟花一草莱。

覆瓮少虚皇甫誉,衔杯老忆谪仙才。

春风蜡屐游应数,夜月然藜阁好开。

回首楼山堂上客,遗书孤子重堪哀。

(0)

雨效东野体

雨声无新书,空阶历古今。

亦作琴筑响,亦作钲鼓音。

如何羁旅士,披衣起长吟。

一点不到地,点点刺人心。

遂令千古雨,此夜愁独深。

(0)

哭王西樵吏部·其一

话别梁园笑语温,海沙清浅已无痕。

十三世向邹阳算,五百年从鲁叟论。

阿母追随差不恶,平生检点更何言。

荒唐莫诧骑鲸事,紫府仙曹在杏园。

(0)

饮九弟斋同宿

空城澹寒雾,落叶凄庭阴。

萧条岁苦饥,里巷谁招寻。

拨泥过我弟,暮雨衣淋淋。

百钱杖头解,斗酒时共斟。

入耳声不殊,闻者各有心。

何以写吾忧,挥毫同苦吟。

虫螀半壁静,镫火孤窗深。

醉拥姜被眠,不知天古今。

(0)

喜晤彭躬庵先生即送归

曾向冬心见树庐,人间万事一编书。

相看此际天难问,却喜耆年鬓未疏。

浩荡秋空涵日月,清泠江水辨龙鱼。

布帆风满君归去,万里行云自卷舒。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