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澹寒雾,落叶凄庭阴。
萧条岁苦饥,里巷谁招寻。
拨泥过我弟,暮雨衣淋淋。
百钱杖头解,斗酒时共斟。
入耳声不殊,闻者各有心。
何以写吾忧,挥毫同苦吟。
虫螀半壁静,镫火孤窗深。
醉拥姜被眠,不知天古今。
空城澹寒雾,落叶凄庭阴。
萧条岁苦饥,里巷谁招寻。
拨泥过我弟,暮雨衣淋淋。
百钱杖头解,斗酒时共斟。
入耳声不殊,闻者各有心。
何以写吾忧,挥毫同苦吟。
虫螀半壁静,镫火孤窗深。
醉拥姜被眠,不知天古今。
这首清代诗人戚玾的《饮九弟斋同宿》描绘了一幅秋日空城的寂寥景象。首句“空城澹寒雾”渲染出一种荒凉而冷清的气氛,寒雾笼罩着空荡的城市,显得格外寂静。接着,“落叶凄庭阴”通过落叶的凋零和庭院的阴暗,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哀愁。
诗中反映出社会的困苦,“岁苦饥”揭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而“里巷谁招寻”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无人关心和探访。兄弟情深,“拨泥过我弟”描绘了九弟在雨中为诗人拨开泥泞,两人共度艰辛的场景。
诗人与九弟以“百钱杖头解,斗酒时共斟”来排解忧愁,虽然生活贫寒,但能共饮共酌,聊以慰藉。然而,“入耳声不殊,闻者各有心”,说明尽管话语相同,听者的心情却各不相同,暗示了各自的忧虑和心事。
夜晚,诗人与九弟在“虫螀半壁静,镫火孤窗深”的环境中,借酒浇愁,醉后“姜被眠”,忘却世事,不知今夕是何年。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贫困中的兄弟情谊,以及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无奈。
欹枕浑无心绪。愁杀春天难曙。
画帘清月光斜,官舍寒梅香度。
回想当年,阁上藜火初红,掌底笔花方吐。
半榻闻鸡处。五柳当门,秉烛曾消酒赋。
风岩月岫,梦中愿寻归路。
何事今宵,黄紬被里扶头,只听闽山钟鼓。
吾友方干,果贫如赵壹,赋类相如。
平生傲睨成癖,偏爱狂奴。
卢龙塞上,践冰霜、曾策疲驴。
堪下酒,泺河鲜鲫,君言胜四腮鲈。
犹记长干握手,贺更生再世,清泪沾裾。
何图此别千载,邻笛愁馀。
传经有女,问何如、六尺遗孤。
肠断处,重开巾笥,未裁刘秣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