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犹然火甑之间。
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风亭月轩。更何用、种琅玕。
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
群鸟声里,又惊觉、黄粱梦一番。沉醉后、处处麇山。
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犹然火甑之间。
谁酿一天霖雨,爽气满河关。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风亭月轩。更何用、种琅玕。
自有平生节操,未老投闲。
群鸟声里,又惊觉、黄粱梦一番。沉醉后、处处麇山。
这首元代张野的《望月婆罗门引·和李廷弼韵就庆初度》描绘了一幅秋日清风梧桐的画面。"井梧叶下,西风正喜洗尘颜",以井边梧桐落叶,西风吹过,仿佛在洗涤尘埃,营造出宁静而清爽的氛围。"犹然火甑之间,谁酿一天霖雨",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间福祉相连,想象有人能引来甘霖,滋润河关,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期待。
"甚忧民老子,顿觉心宽",诗人自称"老子",流露出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然而这份忧虑带来的是内心的宽慰,因为他看到了希望。接下来,诗人提到"风亭月轩",意寓清雅的生活环境,无需刻意种植名贵的琅玕,他的高尚节操已经足够。
"未老投闲",表明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积极心态,享受闲暇时光。"群鸟声里,又惊觉、黄粱梦一番",借群鸟鸣叫,暗示自己从梦境中醒来,意识到生活的现实。最后,"沉醉后、处处麇山",诗人沉浸在美景中,仿佛在酒醒后仍能欣赏到如画的山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怀,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心境。
南朝三十六英雄,角逐兴亡尽此中。
有国有家皆是梦,为龙为虎亦成空。
残花旧宅悲江令,落日青山吊谢公。
止竟霸图何物在,石麟无主卧秋风。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