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溪春》
《越溪春》全文
清 / 陆求可   形式: 词  词牌: 越溪春   押[尤]韵

渔火江枫钟早动,晚色入高楼。

台前玉镜明如月,牵衣坐、慵自梳头。

织锦机边,乘槎海上,惹起新愁。多时不理箜篌。

罗幌拥清秋。堤上半黄半绿柳树,春前曾系骅骝。

凭仗西风吹妾梦,随他直到凉州。

(0)
鉴赏

这首《越溪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夜晚图景,充满了诗意与情感。开篇“渔火江枫钟早动”,以渔火、江枫和钟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悠远的夜晚。接着,“晚色入高楼”一句,将视线从水面拉向远处的楼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伸。

“台前玉镜明如月”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台前对着明亮如月的镜子梳妆的情景,这里的“玉镜”不仅指镜子本身,也象征着女子内心的纯净与美好。接下来的“牵衣坐、慵自梳头”则通过动作细节,展现了女子的慵懒与闲适,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织锦机边,乘槎海上,惹起新愁”这一句,通过织锦与乘槎(传说中的一种木筏)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念,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愁绪。织锦机象征着劳作与创造,乘槎海上则寓意着追求与探索,两者结合,既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又蕴含了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

“多时不理箜篌。罗幌拥清秋。”箜篌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用来象征音乐与艺术的追求。多时不理箜篌,可能意味着女子暂时放下琴弦,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或是对某种情感的回避。罗幌拥清秋,则是通过轻柔的窗帘和清冷的秋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环境。

最后,“堤上半黄半绿柳树,春前曾系骅骝。”这一句通过描写堤岸上的柳树,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过往的美好时光。柳树的半黄半绿,既是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变迁的隐喻。曾经系马的骅骝,可能代表了过去的激情与活力,如今却只能在回忆中寻觅。

“凭仗西风吹妾梦,随他直到凉州。”结尾处,诗人借助西风的力量,寄托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与追求,希望自己的梦境能够随风飘荡,直至遥远的凉州。这不仅是对爱情的渴望,也是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与深情。

整体而言,《越溪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和远方的憧憬,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陆求可

陆求可
朝代:清

(1617—1679)明末清初江南淮安人,字咸一,号密庵。顺治十二年进士。授裕州知州,入为刑部员外郎,升福建提学佥事。在裕州时,减轻百姓负担。在刑部,慎辨案情,以免冤滥。
猜你喜欢

送郑东湖

我昔南雍识郑子,頫仰乾坤三十年。

中间万事何不有,浮沉变幻如飞烟。

郑子才气自超特,读书五车富文墨。

脱颖期看出万人,低回坎坷谁能惜。

朅来驰驱佐郡忙,有才无地堪回翔。

英气往往不自秘,珠光玉洁难摧藏。

兹晨逢我喜绝倒,昔皆少年今已老。

秪用高吟慰寂寥,莫思往事伤怀抱。

男儿有身慎勿轻,百年意气须峥嵘。

不见古来贤豪士,岂必卿相方垂名。

疾风吹帆子当发,楚水吴山坐超忽。

抚剑长歌遥送君,后夜相思共明月。

(0)

题崔少卿八咏卷·其七

窈窕徂徕阴,阅此胎仙舞。

千载鲍明远,莫信司空侮。

(0)

使交舟中杂诗·其六

山水饶幽兴,篇章亦漫裁。

只将消永日,不是倚多才。

(0)

题杂画册叶八首·其二

清夜不能寐,独酌松树下。

风吹头上巾,月落手中斝。

(0)

登第后表谢释菜日俱值雨有作

一滴春瓢雨,知时集建章。

才看飘禁籞,又见湿宫墙。

云拥中天近,烟浮碧水长。

皇仁应浩荡,圣德与汪洋。

襟佩诸生肃,箫韶九奏张。

恩波期共沐,化雨故难忘。

葵藿心偏耿,羹墙意独忙。

许身今日始,稽首颂时康。

(0)

舟中夜雨

淅沥何曾住,孤舟寒气侵。

只将一夜雨,滴碎百年心。

不寐频欹枕,呼童更揽衾。

朝来江水长,应没旧痕深。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