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盟泉石》全文
宋 / 黄公度   形式: 古风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

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径生青苔。

旧山泉石故应好,菟裘不营亦可老。

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

(0)
注释
轮拥:华丽的装饰。
朱:红色的宝石。
佩悬:佩戴。
玉:玉石。
谋生:谋取生活。
待足:等待满足。
招提:寺庙。
金碧开:金碧辉煌。
过客:路人。
谁能来:谁能停留。
桂花:植物名。
无人问:无人关心。
古墙秋径:古老的墙壁和秋日小径。
生青苔:长满青苔。
故应好:本就美好。
菟裘:隐居之地。
三径:指隐居生活。
期:约定。
未分:未体验。
渊明迹:陶渊明的生活方式。
如扫:如被扫除干净。
翻译
何必追求华丽的装饰,我更愿佩戴朴素的玉石。
既然青山召唤我去,那就暂时归隐,何时才能满足于生活的安定呢?
林中的寺庙金碧辉煌,但门外的过客又有谁会停留呢?
桂花凋零却无人问津,古老的墙壁和秋日小径上长满了青苔。
故乡的山水本就美好,即使不经营菟裘(隐居之地),也能在此终老。
我已与山林中的小路有了约定,还未体验到陶渊明般的隐逸生活。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句“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揭示了诗人不追求权贵生活的态度,宁愿选择朴素的生活方式。接着,“青山得去且归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认为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

“谋生待足何时足”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欲望的无穷,诗人意识到追求物质丰足可能永无止境。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林中的寺庙金碧辉煌,但门外过客寥寥,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疏离,以及自己被遗忘的孤独感。

“桂花落尽无人问,古墙秋径生青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寂寥,即使美景无人欣赏,也透露出一种岁月无情的沧桑感。诗人感慨,“旧山泉石故应好”,表明他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即使不需豪华住所,也能在此度过晚年。

最后两句,“此身已与三径期,未分渊明迹如扫”表达了诗人效仿陶渊明的决心,决心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不再留恋尘世的纷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
朝代:宋   号:知稼翁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生辰:1109~1156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猜你喜欢

阿虎十岁生日

十年能几一欢呼,谁识瓜成蔓已无。

万事纷纷每如此,坐看斜阳过庭隅。

(0)

送易庐

田舍一犁雨,盎动江南绿。

林外鸠唤晴,了了吾意足。

平野媚烟态,春山豁新沐。

临水杏几株,破颣烂照目。

垄上春作苦,成就仓中粟。

我负穷巷居,文字愧碌碌。

箪食亦不营,何以自结束。

傥遇植杖翁,躬耕山之麓。

(0)

杂感十首·其五

未到斜阳已断魂,重来愁绝旧朱门。

杜鹃啼尽斑斑血,洒入桃花不见痕。

(0)

失题

见法空闻喜悦多,不堪隐几老维摩。

诗能遣恨寻医去,酒可忘忧奈病何。

在昔高眠动湖海,祇今袖手看关河。

大江东去风流尽,愁绝当筵一曲歌。

(0)

苦寒

沟壑行看尽,相淩更苦寒。

凶飙摧墐塞,冰狱罩坤乾。

日驭何攀及,天心欲见难。

添炉温斗室,泚颡一身安。

(0)

平生

雨过花气馥深更,并坐无言背月明。

消我禅心无量劫,梦中一晌若平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